有哪些降噪耳机值得买?千元内的降噪耳机推荐

描述

现在的社会,你能买到手机但你不一定能买到原装的耳机,那是因为现在好多手机商都不生产有线耳机了,自从近两年开始的降噪技术耳机的崛起,各种各样的蓝牙耳机像雨后春笋般涌向市场,让降噪成为了检验耳机的刻度线。接下来向大家推荐几款降噪功能性较强的耳机

一、南卡A2降噪耳机(399)

降噪指数:五颗星

降噪耳机

Nank南卡是近年崛起的国货品牌,凭借着对待产品极其严苛,在音质上不计成本地死磕,致力于做出品质媲美千元耳机的蓝牙耳机,赢得了不少用户的认可。

南卡A2是Nank南卡近期发布的一款主动降噪耳机新品。售价仅399元,却实现了可以媲美千元耳机的40dB深度降噪,因此在耳机引发了许多讨论。

南卡A2搭载了全新一代的降噪芯片,通过降噪运算力的提升,降噪效果更进一步,实现了40dB的深度降噪,同时支持动态自适应降噪,能智能识别噪音环境,并动态调整降噪参数,提供与环境相适宜的降噪效果;

更拥有双通透模式,一键开启通透模式,无需摘下耳机也能清晰的听到周围环境的一举一动;在双MIC通话降噪的加持下,让你在嘈杂环境下的通话体验更加清晰;配备蓝牙5.2芯片,链接更稳定,提供50ms的低延时,打游戏看电影都更加畅快淋漓。

这款主打40dB深度降噪,且拥有通透模式、通话降噪、蓝牙5.2等多项功能的南卡A2,售价仅399元,可以说性价比非常高,值得推荐。

二、万魔1MORE ComfoBuds Pro降噪版(517)

降噪指数:四点五颗星

降噪耳机

万魔舒适豆(主动降噪版),也是采用了入耳式设计,单只耳机重量为5.2g,耳塞采用了亲肤硅胶材质,佩戴舒适,但久戴稍微有点不舒服,稳定性不错。

万魔舒适豆(主动降噪版)采用了通透模式,同时听歌对话也不会有影响,除此之外万魔还支持强档和均衡两种降噪模式,这一点其实有些不方便,因为要调为均衡模式需要下载万魔APP才可以调节。通话上,万魔舒适豆(主动降噪版)采用了三麦智能通话降噪可自适应消除环境噪音,通话更加清晰,就算是轻言细语对方也可以听清。

万魔舒适豆(主动降噪版)在续航上,不开降噪单只耳机使用时间为8小时,搭配充电仓可以使用28个小时;开降噪单只耳机使用时间为6小时,搭配充电仓可以使用20个小时。续航时间也是中规中矩。

三、漫步者lolli pods Pro(329)

降噪指数:四颗星

降噪耳机

漫步者lollipods Pro在漫步者lollipods上又增加了主动降噪功能,采用了混合双主动降噪技术,降噪深度达到了38dB。漫步者lollipods Pro也采用了环境音监听降噪,而且搭配了APP使用可以自主调节环境音大小。使用体验感上,环境音监听的功能没有很及时,虽然手机APP可以自主调节,但是每次要自己去调节很不方便。

漫步者lollipods Pro搭载了高分子复合振膜,音质清晰,但是在低音表现上略有不足,低音出不是很有力量感。

漫步者lollipods Pro,不开降噪单只耳机使用时间为5小时,搭配充电仓可以使用320个小时;开降噪单只耳机使用时间为4小时,搭配充电仓可以使用16个小时。充电上漫步者lollipods Pro采用的是type-c快充充电口。

四、小米Air 2 Pro降噪耳机(449)

降噪指数:四颗星

降噪耳机

小米Air 2 Pro运用前馈和反馈双麦克风实现主动降噪,降噪深度最高可达35dB,在通勤地铁的测试下,机械设备、空调工作时发出低频的隆隆声基本听不见。人声也会有一点降低。而地铁运行时铁轨摩擦产生的高频噪音就听得比较清楚。

小米Air 2 Pro具有不错的电池性能,官方称,一次充电在关闭ANC模式下可播放大约7个小时的聆听时间,而再配合充电盒使用的总续航时间可长达28个小时。另外,耳机和充电盒均支持快速充电,充电10分钟即可获得1.5小时的聆听时间。

五、vivo TWS 2降噪耳机(469)

降噪指数:五颗星

降噪耳机

vivo TWS 2黑蓝两种色调融洽相处,独特而又新潮,加上圆润的设计理念,充电盒科技感和酷炫感十足。而且贴心的是,vivo TWS 2将产品信息印在了充电盒内部,最大程度保证了整体外观干净清爽。

vivo TWS 2通过先进的声学设计、芯片和算法,可实现最高40dB的深度降噪效果,该机“深度”、“常规”、“轻度”三种不同程度的降噪模式可供选择。vivoTWS 2定制了一套先进的动态降噪算法。能精准识别环境噪声变化和佩戴状态,智能调节安静和舒适程度,提供恰到好处的降噪处理

vivo TWS 2降噪耳机,采用了12.2mm尺寸单元、全新喇叭磁路系统和DeepX 2.0立体声效相互搭配,使得vivo TWS 2在低频方面的表现十分惊艳,传入耳洞的声音是平静中带有一丝沉醉
       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