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接口另一种形式无线充电会有怎样的未来

描述

说起最近关注度最高的电子产品,那无疑是被果粉称为“十三香”的iPhone 13,主打原始功能精进,但依旧保持着极致“精简风”没有配备充电器!

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提出一项新法律:强制电子设备厂商为其设备配备标准的Type-C充电接口。为什么要强制配备?这项提议将对电子消费品市场又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先来看看这小小充电接口背后的玄机。

充电接口的演进

如今我们所熟悉的充电接口,承载着有线数据传输充电功能。其出现与演进,是消费电子设备不同发展阶段的最好印证。回顾充电接口发展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配件未来发展趋势脉络。

USB 1.0接口也就是Mini USB,这种接口从外观到性能都很“迷你”。最早由英特尔、诺基亚等众多科技公司联合推出,是一种通用的串行总线标准。主要应用在MP3等便携式设备上,电量需求不大,智能化程度有限,仅1.5MB/S的传输速度就能够满足传递音频文件的需要,不过当时并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等到USB 2.0时代,技术进一步发展,接口才开始有了存在感。最早应用在打印机等设备上,后来个人电脑普及,其速度可达60MB/S,适合传输大体量文档、图片,成为了人们连接硬件的主要通道。

现在成为主流的Type-C接口为USB 3.1标准,数据传输速度更快,传输速度达100Gbps,即便是大型游戏或高清电影也能很快传输。此外Type-C接口最高支持100w功率传输,这也是实现快充技术的重要基础。

充电接口的变化,始终围绕着智能设备电量的上升与数据传输需求增长。近年一些新技术的出现,或许会为接口演进带来新的变化。

无线充电的未来

统一接口的政策导向,并不意味着接口演进的终结。

如今网络高度普及,对用户来说,云备份设备数据已经变得十分方便,不再依赖数据线传递数据,这就为接口的取消提供了可能。

当前用于手机等设备的无线充电技术,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新型充电方式。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不再需要电线连接。我们只需要将手机等设备放置到充电台上,耐心等待充电就可以了。

这种方式虽然更接近未来趋势,但在体验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首先是效能问题,由于充电过程涉及能量转换,存在电能损耗,充电速度比线充要慢;此外设备需固定在充电台,不方便边充电边使用设备,这种方式对手机使用来说就体验不太友好了。

隔空充电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曙光,利用特殊天线技术,充电桩与设备可以实现快速定位,直接传递能量。我们不需要任何电线或者充电台,设备电量也可以保持满格。不仅是手机,电视机、智能音箱等设备也可以统一供电,实现整体环境无线化,这项技术在未来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或许在完全无线化的未来,充电器接口真的可以结束使命,从智能设备上消失,这种更加智能且便捷的充电方式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从音频传输到无线充电,充电接口追求的目标始终没变:更便捷、更高效、更快速,这也是消费电子设备发展的动力。技术推陈出新,政策和消费者的需求,将最终决定充电接口的未来。

编辑:j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