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已死?启明创投合伙人谈AI未来的投资机会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近年来有人说AI已经到寒冬,甚至说AI已死,真是这样吗?日前在某论坛上,启明创投合伙人周志峰坚决否认这个看法。  他认为,AI领域的投资机会依然非常丰富,科技科技的发展规律基本相似,在刚刚到商业引爆点的时候,会得到很多关注,而过了引爆点之后,关注的人会减少,然而真个行业还是会正常的向前发展。今年以来启明创投就又投资了10家AI公司,周志峰说:“我们认为AI还有很多机会。”  

AI

 

启明创投在AI领域的投资逻辑

 

启明创投成立于2006年,15年来专注于科技、医疗、互联网和消费,已经投资的企业超过400家,周志峰介绍说:“在过去24个月里投资的企业中有24家完成IPO。”启明创投可以说是最早一批投资AI领域的公司,最早期投资了旷视科技、云知声、优必选等,之后又投资了壁仞科技、后摩智能等AI芯片公司。  在人工智能领域,启明创投遵循的投资逻辑是怎样的呢?周志峰谈到,从二战至今,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基本没有本质的变化,即遵循物理学系统原则,科技革命持续输入动力,不断输出非连续性创新。  从1970年到2000年科技创新包括半导体、航天飞机、到个人电脑、互联网,再到智能手机、大数据,2010年之后,科技创新变革越来越多,从2010年到2020年10年间大受关注的有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连,预计在2020年之后还有量子计算、隐私计算、混合现实、元宇宙、4D打印等。
AI

 

 启明创投硬科技的投资方法论,学习了生物学生命大爆炸的理论,周志峰认为,投资需要有效识别“两个点”,即技术奇点和市场引爆点,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和判断方法。  那么什么技术奇点、什么是市场引爆点?人类生物学发展规律基本是,经历几百年的蛰伏,才会有一个大爆发,技术也是,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沉淀,才能在科研上取得一点突破,这个技术从而被少数人关注到,这是技术奇点。后面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市场上有一个引爆事件,这个点就是市场引爆点。

AI

 投资讲究预判趋势,需要抓住这个市场引爆点,提前布局。如果等到市场引爆点之后,就会看到有很多人去研究、很多大厂入局、投资机构大量投资,这个时候就已经不是蓝海市场了,关注企业的优势点也要发生改变,这时候需要更多关注的是工程,而科研就不再那么占据优势。  启明创投会在技术奇点的时候与科研机构保持联系,但不会这么早布局,周志峰谈到,在市场引爆点来到之前,启明创投就已经开始投资AI公司,分别在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初投资云知声、旷视、优必选、文远知行。在这个早期,启明创投重点关注科研实力强,搭建大平台的团队,这个时候一片蓝海,企业甚至是可以任意选择市场。  在市场引爆点之后,启明创投更多投向商业能力更强的公司,垂直应用领域的企业,同时在投资了旷视之后,看到从2013年到2019年6年时间旷视人脸识别算法对算力的需求增加了30万倍,意识到芯片算力的重要性,于是也投资了壁仞科技、后摩智能等AI芯片公司。到目前启明创投已经投资25家AI公司。  

AI

 

如何找到AI未来的投资机会

 

启明创投认为AI还有很多机会,那么如何去找到这些机会?周志峰谈到,启明创投重点关注三个维度:一是AI的应用会越来越宽泛,未来人工智能会像“水电”一样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因此从需求侧(降本增效、服务差异化等驱动力)和供给侧(人工智能提供的流程自动化、基于数据的预测与分析等能力)分析AI在具体应用场景的价值。  二是AI的前沿技术越来越深,过去几年在众多类别中人工智能领域发表的论文最多,AI在技术上还有很多需要深入探索研究的方向,启明创投会持续关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迁移学习、强化学习、联邦学习、生成对抗神经网络等方向的发展与应用。  三是基础设施会越来越强,启明创投重点关注推动AI发展的技术与公司,包括提升扩展性、鲁棒性、安全性的高性能软硬件基础设施;提升性价比和经济性的技术方案与架构;增强人工智能可用性与易用性的开发框架、工具与场景。  

AI

 周志峰认为,AI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前沿的技术有待研究,未来启明创投会更多投资技术实力雄厚,引导AI技术继续向前走的公司,以及投一些推动AI落地的硬件和软件公司。  

AI

 整体而言,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规律,基本可以类比之前的互联网,首先是科技巨头、AI创业领军者率先推动落地,比如BAT、商汤、旷视等人才聚集,科研技术大咖带队的企业;接下来金融、医疗、公共部门等因为高毛利润、IT预算高行业;再后面就是零售、汽车、物流、工业、能源等早期大众化市场;最后到AI能够赋能各行各业,包括中小企业等,意味着生态和产业已经成熟,这就是AI未来的目标和方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