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今年半导体企业行情这么好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2021年半导体企业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产能,二是人才。产能的事情我们电子发烧友网已经有很多的报道,关于人才方面的介绍目前比较少,刚好周末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小型的半导体企业沙龙,参与的有今年刚创办的半导体初创企业创始人,也有经营多年正在走IPO流程的半导体企业,他们在今年都有一个痛点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人才。

比如有企业在分享的时候说,今年校招的时候,知名的电子院校的微电子专业毕业生,如果是本科生的话,没有20万一年是不会有人搭理的;如果是硕士研究生的话,没有40万一年,他们看到不会看一下。

但就算是这样高薪招的所谓“人才”到企业后,一般前面3到6个月是做不了什么事情的,因为学校的毕业生主要具备的是理论思维,而企业需要的是工程思维,两者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另外,还会造成一种企业内的不和谐,因为很多工作多年的员工可能都没有这些新招的员工工资高。很多公司为了平衡这个事情,头痛不已。

为何今年的行情这么好?

半导体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其实并没有多少年,之前这个行业并不受重视,集成电路专业成为一级学科也还是去年才有的事情。此前半导体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优秀的一般都转行到其他收入更好的行业了,比如互联网,金融等等。

因为相比那些行业,半导体行业仍然属于制造业,而国内的半导体技术在全球来看并不算尖端,收入自然也就那样。因此,30岁左右的IC设计工程师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在国内半导体行业的人才其实是断层了。

要不是这一次资本的大量涌入,半导体行业的人才断层现象可能会更加明显。而正是由于资本的大量涌入,让很多的半导体企业开始不差钱了,在市面上到处寻找人才,有经验的,能做事的人才开始在市场上走俏。当这些人才被挖得差不多之后,又开始了高校的新一轮抢人大战,从而将薪资推得这么高。

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吴新元表示,目前半导体公司找一个对口的优秀人才基本上在20万~50万一年,而且还不好招。

另外一个就是需求的增多,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共新增超过2万家半导体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增速达32%,总量为2019年的1.3倍。同时,随着5G的普及和汽车行业对上游芯片需求的增长,2021年国内半导体企业数量也将进一步增长。

快速增长的企业数量,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同步递增,据招聘企业公布的信息显示,集成电路/半导体行业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招聘量比2020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了65.3%和22.2%。

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显示,按当前产业发展态势及对应人均产值推算,到2022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4.45万人左右,其中设计业为27.04万人,制造业为26.43万人,封装测试为20.98万人。

但就目前行业内的普遍共识来看,基本可以满足的相关人才仅为40万左右,人才缺口达到了30万之巨,随着半导体相关企业数量的增多,这一缺口还会继续扩大。

半导体企业怎么办?

更高的薪资,对员工来说意味着收入更高,但对企业来说,意味着成本更高,特别是对创业企业来说。白泽半导体是一家今年才成立的做定制MCU的半导体企业,其CEO戴峰表示,他们今年的支出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产能,二就是人才。“但我们是一家初创公司,那么高的薪资,我们肯定是比较难负担的,因此,我们的策略是降低一些薪资,给予一部分的股权。还有就是跟学校合作,定点培养一些新人。”

股权这个东西看起来是很美好,但真正能够守到能套现那一刻的人并不多,不说公司能不能做到上市,就说员工本人能不能扛住外面的诱惑,坚持在公司做下去,都很难。因此,有的人才并不认股权,只想把能拿到手的拿到再说。

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军认为,半导体行业的人才问题,想要在短期内解决是不现实的。他们的策略是,一是留住现有的人才,二是放宽思路,扩大人才来源。

留住企业现有的人才,重点在于打造公司的企业文化,重视员工和团队的培养。从硬件方面来说,想要做好人才梯队的规划,需要有多少技术牛人;多少熟练工程师;多少应届毕业生。而且需要根据公司发展需要来规划,而不是根据融资了多少钱进来进行规划。

从软的方面来说,就是内心要真心对员工好。刘军特别指出,“我始终认为,员工个人的发展,要高于公司利益。就算我培养出来的员工去了竞争对手那里,如果他们能有更好的职业前景,我一样为他们高兴。“

在对员工要好的方面,他还分享了一个细节,“前几天,我们要搞团建,我就对HR的团队说,我们的工作要做细,比如说,我们租用的大巴车是多少车龄的,里面有没有气味等都需要考虑进去。”

在招新员工方面,刘军也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可以放宽思路,以前需要从985、211等高校招聘的人才,是不是可以放宽要求,从普通的大学里去招聘,这样可选择的范围就更广了。

中微半导体的吴新元也分享了他的经验,中微半导体将人才进行分类,比如分成领军人才、工程师、熟练工和应届毕业生。对于应届毕业生主要招聘那些爱学习、学习能力强、有拼劲的毕业生,至于专业和学校其实并不那么看重。

另外一个就是跟大学合作办学,一开始就按照公司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这样,他们一毕业就能在公司创造价值了。

深圳市稳先微电子有限公司CFO兼董秘郑泽科基本跟吴新元的观点类似,就是将人才进行分类,他表示,一般的企业,领军人才,招一个牛人就够了;经理级的人才,需要去精挑细选,去国内外的大厂去挑,能力和经理也需要对口,一条线一两个人也就足够了,多了容易打架,反而不利于企业发展;对于熟练工程师,则可以放宽要求,自己培养或者其他公司挖人都是可取之道。

总结

总的来说,有资本进入半导体行业,让半导体行业更受关注,半导体企业可以给得出高工资,和股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这个行业,总是一件好事情。希望国内的半导体行业越来越繁荣,企业收入更高,从业人员的生活更美好。

责任编辑:ha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