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对于半导体制造业而言,最近两年可谓是高景气的两年,尤其在光伏产业热火朝天的背景下,硅料价格开始不断走高。大量需求袭来,让上游材料厂商如沐春风,但如今局势似乎有了转变。11月底,隆基股份自2020年5月份以来,首次下调硅片官方报价,两日后,中环股份也开始宣布降价,并且降价幅度还要大于隆基股份。有趣的是,晶圆产能却持续紧张。
从具体价格来看,隆基官网的G1/M6/M10报价分别为5.12/5.32/6.2元/片,下降幅度达7.2%-9.8%。中环的报价相对更低,G1硅片现报价5.15元/片,降幅9.1%;M6硅片报价5.05元/片,降幅12.48%;G12硅片(170μm)报价8.55元/片,降幅6.04%。
硅片开启下行周期,但晶圆却持续满载
从目前两家企业的降价情况来看,幅度并不算小,并且从两家公司的财报显示,如中环的毛利润长期保持在17%-20%,以此来看,这一轮降价可谓是以本伤人,至少对于这两家企业的2022年一季度业绩会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其实这一轮两家企业竞相降价之前,在今年的7月份,硅料也有过短暂的下降空间。主要是因为年中过去,发现市场相比上半年需求反而有所疲软,一线的硅片企业开工率不高,导致影响了上游硅料企业的订单。
不过在8月份,受到能耗双控、碳中和以及缺电限产等因素,让硅料重新回归到了上涨通道。按照朴素的经济学常识就能知道,当一件物品上游成本过高,终端价格上升,其需求就会减少,最终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回落,这是市场的自我调节。
硅片也一样,在10月下旬,光伏产业链价格在持续上涨,但终端电站建设需求却在走向低迷,导致硅片出现了小幅的下滑。虽然由于年末抢装的预期,让价格企稳,但这个预期并没有持续多久。
到了11月中旬,开工率开始回落,同时年关将至,光伏行业发现即便是抢装也可能不及预期,只会导致库存的高企。并且随着未来硅料以及硅片产能释放,如今处于高位的价格或许难以为继。
据中环股份内部人士透露,当前硅料价格在26万-27万元/吨,但这个价格是此前最后一笔订单的成交价,近两周以来已经几乎没有订单。
这也是为了隆基与中环降价的一个原因,据PV InfoLink在12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82mm尺寸规格的主要成交价格基本跌破人民币6元/片,市场信息反馈目前182mm尺寸的硅片价格比较混乱,低价区间甚至来到人民币5.6元/片;其他尺寸规格流通占比变化加剧,210mm尺寸170μm的价格已经下降至人民币8.55元/片。
而在电池片的价格上,由于上游硅片价格在迅速走低,因此电池片订单M6(166mm/165μm)每瓦1.03-1.04元人民币、M10(182 mm/165μm),G12(210mm/165μm)则以每瓦1.1元人民币价格的水位交付中,并且整体电池订单在12月因为组件厂商手中订单不足,开工率下降抬高库存,因此电池片价格仍然处于下降的趋势。
不过有意思的是,有业内消息人士透露,2022年晶圆代工厂产能供应持续紧张,主要原因在于全球IC短缺尚未得到缓解,并且IC设计公司也在继续寻求更多的产能支持。
并且芯片的需求正在针对不同的应用进行轮换,比如消费类MCU需求有所下降,但是汽车芯片、网络芯片及电源管理IC仍然严重短缺。因此,对于上游的代工厂带来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由于晶圆代工的投产周期相比硅料更长,至少在2年以上,短期来看硅料处于供过于求的阶段。
产能过剩、装机不及预期成下降主因
硅片产业两大龙头大幅下调硅料价格,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今年的光伏装机量不及预期,另一个则是产能过剩。
第一个装机量不及预期上文中已经提到,尽管如今处于年末的抢装期,但仍然无法达到预期。而下游的企业在看到需求减少时,大多都处于观望期,担心此时如果继续签单会让自身库存压力增大。
有业内人士提到,当硅料价格上升时,也会迫使下游的组件价格不断高企,一旦组件报价超过2元/W时,下游的需求就会有明显的抑制。当需求被抑制时,上游供应的硅料便有成本下降的风险,这也是目前硅片下降的逻辑。
而更重要的是,产业链中上游的硅料开始逐渐释放。比如11月10日,保利协鑫能源宣布2万吨颗粒硅产能正式投产;11月30日,通威股份旗下的永祥新能源二期5.1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首批产品已经正式出炉。该企业有望在2021年底产能达到18万吨,预计在2022年底产能达33万吨。
12月6日,大全能源宣布年产3.5万吨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预计明年3月底前达产。可以算出,明年上半年,硅料市场将至少增加10.6万吨的产能供给。
有分析师预测,到2021年末,国内的硅片总产能将达到423.8GW,而今年的新增硅片产能已经达到了158.5GW,并且硅片行业进入的壁垒并不高,产能投放周期通常只需要半年左右。
开源证券此前有过预测,2022年有扩产计划的硅片厂商至少达到12家,预计新增硅片产能超过299GW。不过有业内人士透露,这一数据还是过于保守,预计硅片的新增产能将达到400GW左右。
但从需求端来看,2022年中国硅片的需求可能不足300GW,即便剔除产能爬坡与产能替换,也存在严重过剩的可能,也将对目前市场行业龙头隆基与中环发起挑战。
或许是看到未来存在的风险,隆基与中环开始率先一步降价,以保证自己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而这两家企业所依赖的胜负手就是精益制造。
虽然硅片的入行门槛并不高,只需要高资本投入、机械化生产、规模化扩张就能让企业做起来,但技术在大规模生产时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情况。
比如隆基在拉晶工艺上,可以单次连拉6根以上,而大多数硅片厂商仅能拉4根或更少,并且隆基的精良率可以达95%以上,其他大多只在85%左右。
这就给了隆基与中环降价的底气,如今硅片几乎降到了成本价,但隆基与中环仍然是盈利的,其他厂商就不一定了。
当然,随着硅片的降价,或许会刺激下游装机需求的回升,并且硅片已经接近成本价,再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而此前由于高价组件而延期建设的电站,也将在低价的刺激下开始逐步落地。
小结
随着下游需求减弱,上游供应大增,迫使隆基与中环开启降价竞赛。与其说是进攻,率先跑马圈地,锁定客户,不如说是被动防守,以应对未来硅片海量的供应。但另一方面,在企业数字化转型、5G、AI、碳中和等需求的带动下,新增的产能有望被及时消化。中短期或许因为过量供应而短暂下跌,但长期来看,依然会回归上升通道。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