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半导体刘洋:国产MCU产能转向车规级和工业级,中微半导体发挥技术优势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岁末年初之际,电子发烧友网策划的《2022半导体产业展望》专题,收到超过60位国内外半导体创新领袖企业高管的前瞻观点。此次,电子发烧友特别采访了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刘洋,以下是他对2022对MCU市场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mcu
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刘洋

 
今年的缺芯潮,对于国产芯片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一些有技术储备优势的国产MCU公司将是一个飞速增长的窗口期。中微半导始终专注于技术研发,完善以MCU为核心的芯片开发平台建设,这一年,我们积极强化上下游供应链的深度合作,转向12寸先进制程,是中微半导解决今年国产MCU产能紧缺的战略调整。同时,中微半导在研发团队建设、核心技术突破、设计工艺改进、硬件设备升级、中高端市场布局等方面持续发力,凭借多元化产品架构、高端领域自给能力及可靠、稳定、可控的保障体系,中微半导已经逐步切入更多世界500强客户的供应链体系。
 
国产MCU公司以家电和消费电子为主的市场策略正在逐步转向车规级和工业级MCU市场。我们相信这些领域,未来都会迎来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汽车电子领域,中微半导32位车规级MCU已陆续推出BAT32G137、BAT32G139、BAT32G179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雨刷、车窗、电动座椅、空调、照明等车身控制单元。
 
在工业控制,尤其是电机为代表的无刷电机领域,中微半导已完成了全品类SoC的应用覆盖,可靠性高、抗干扰性能强、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的电机控制SoC,是执行电机控制所需的复杂、高速运算的关键所在,也将是市场主流技术。
 
随着2021年国产替换大潮来临,刘洋认为2022年市场的旺盛需求依旧存在。MCU整体供不应求,我们更要发挥多线布局的技术优势,稳定扩大产能,提高创新能力和品质能力,为国产替换做好担当。
 
目前市场逐渐趋于稳定,但上游的产能依然紧张,随着供需关系不断平衡,我们预计2022年底至2023 年芯片供应紧张问题将有所收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