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运用经验的分享

今日头条

1111人已加入

描述

plc通信端口损坏一例

我们有一个项目,其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端口烧毁。PLC通信线路通过滑环引出。考虑到前几天刚下过雨,怀疑是滑环进水导致PLC通讯线路短路,PLC端口烧坏。用摇床测量通信线路(线路两端悬空),发现通信线路之间有电阻,正常时间应该是无穷大,而测量时电阻在5m到10m之间。因此得出结论,PLC端口烧坏是滑环进水引起的,更换滑环后正常。

尽量避免多次调用同一个子程序。

在程序中,多次调用同一个子程序没有错,但是要尽量避免这种做法,尤其是有形式参数的时候。下面是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下图1所示,网络13和14都调用保护子程序。此时,网络14调用时保护子程序的运行状态如图2所示。我们注意到,网络14调用时参数# protection的数值(1169,网络13调用该子程序时的参数值)不是网络14调用保护子程序时的数值(应该是481)。这样,我们会有不良的结果。

PLC输入线间电容引起的故障

电缆的导体之间存在电容,合格的电缆可以将该电容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是一条合格的电缆。当电缆长度超过一定长度时,线间电容也会超过要求值。这种电缆用于PLC输入时,线间电容可能会引起PLC误操作,会出现很多不可理解的现象。主要是:

明明接线正确,但PLC没有输入;

PLC应有的输入不可用,但应该不可用,即PLC输入相互干扰。

最近在调试一个PLC系统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现象。当MIC传感器处于非活动状态时,或处于活动状态后,另一个传感器(FLY)的动作会影响MIC传感器,也就是说,当MIC处于活动状态时,只要FLY传感器处于活动状态,MIC就会变为非活动状态。也就是说,传感器的动作相互影响,这被怀疑是由电缆质量差和电线之间的电容不令人满意引起的。将MIC传感器直接连接到PLC,不用电缆一切正常。

消除线间电容影响的方法;

(1)与缆芯绞合在一起的电缆;

(2)尽量缩短使用的电缆长度;

(3)相互干扰输入的独立电缆;

(4)使用屏蔽电缆。

合理编程PLC消除误操作

(1)消除手指抖动:使用差分指令笛福(13)检索按钮发出的电信号的上升沿,PLC在一个执行周期内只执行一次,避免了此类误操作;

(2)无意识操作:

①优化显示功能,使用不同的指示灯显示不同的工作状态:平光-运行状态、高频闪光(每秒一次)-测试状态、低频闪光(每三秒一次)-步进状态。

②输入信号联锁

总结:以上就是plc简介特点的相关内容,您了解了吗?不明白的朋友可以结合plc视频教程亲自实践一下,更容易理解。

审核编辑:符乾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