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携手富士康提出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北京时间2021年1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富士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企查查信息显示,2021年12月27日,该合资公司——山东富吉康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吉康)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亿,法定代表人为李光曜。

营业执照信息显示,富吉康注册地址为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动机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电机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汽车新车销售;汽车旧车销售;工业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富吉康并不是以传统汽车代工为起点,而是为汽车产业提供融入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创新技术,加速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带动下,ICT技术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是智能驾驶、智慧空间、智慧服务和智能生产等创新应用的必要技术。

通过引入ICT技术,汽车架构将发生质变,实现真正的软件定义汽车,汽车架构将逐步演变为核心处理器+域控制器+大带宽总线的创新架构。

此前,在华为发布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2030》中也曾提到,智能电动汽车时代,“造好”车和造“好车”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ICT技术驱动加速,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升级。在方案中华为特别提到了5G技术对于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性。在移动场景下,5G(含5.5G)以其特有的大带宽、低时延和高可靠等特性,将为智能汽车的互联互通提供基础保障。面向2030年,以云、大数据、IoT、光技术等多种新技术为基础,智能数字平台将打通汽车的物理和数字世界,极大地激发行业创新,推动行业升级。

此前,富士康在鸿海科技日也推出了三款电动汽车,分别是Model C、Model E 和 Model T,针对三大细分市场——个人消费、个人运输和移动办公,其应用场景和ICT深度融合,目前也有中国台湾不少ICT厂商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站稳脚跟,包括友达、广达和台达等。富士康和这些ICT厂商有着长久深入的合作关系,未来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全凭富士康在技术自研发面的意愿。同时,富士康不仅有车,还有MIH电动车开放平台,该平台是富士康于2020年10月推出的,具有很高的自由度,可以兼容轿车、SUV等不同车型,并能够实现软硬件、自动驾驶等部分的灵活定制。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吉利对于引入ICT技术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吉利和富士康的合作无疑是看中了富士康在传统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方面的智能化整合能力,包括引入ICT技术。

而这之前,吉利还宣布和腾讯达成合作,合作开发各种汽车技术,包括数字化、智能驾驶舱、自动驾驶和低碳发展领域。

从各ICT企业的动向,以及传统车企的策略来看,引入ICT技术到造车领域,最终实现软件定义汽车,这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

软件定义汽车是由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提出来的,属于软件定义硬件的延伸概念,核心思想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软件技术将决定未来的汽车性能,而不再是马力、座椅和机械性能等。

通过和腾讯、富士康等厂商的合作,吉利不仅可以更充分利用自己的剩余产能,同时能够扩充自己的产业视野,从传统汽车产业外汲取创新能量。目前,吉利已研发出BMA、CMA、SPA以及SEA四大基础模块架构,并基于SEA架构进一步提出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在传统造车转型方面,吉利走的相对靠前。

此前,吉利发布官方消息表示,到2025年,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品牌第一,销量达到365万辆(含极氪汽车),其中智能电动汽车占比超过30%。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6月,吉利汽车总销量630,237辆,要挑战全年365万辆有很大挑战。不过,随着自主研发和外部合作逐步发挥作用,预计未来该品牌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话语权将逐步扩大,有助于实现该公司2025年的战略目标。

原文标题:吉利与富士康合资造车公司正式成立,落户山东淄博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彭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