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速提至25%,国内市场增速却在放缓,原因何在?

描述

(文/程文智)根据IC Insights最新的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IC市场总销售额达到了5098亿美元,相比2020年增长了25%,预计2022年半导体总销售额将增长11%,将会达到创纪录的5651亿美元。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速,与2021年相比将会放缓,但仍然会高于平均水平。

制造设备

 

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速提至25%,存储和逻辑器件增速最快

关于全球半导体IC市场规模,不同的市场调研机构虽然有些出入,但差别不大,根据WSTS在去年12月初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规模为440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8%,但到了2021年,同比增长了25%,市场规模预计会增长至5530亿美元。可以说是近十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超过了2017年的22%。

制造设备

 
其中,半导体存储器增长了34.6%,其次是模拟芯片增长30.9%、逻辑半导体增长27.3%、微处理器增长了13.5%。但两家机构都同时调低了2022年的市场增长率。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现在的基数已经很高了;二是由于半导体供应紧张,价格上涨,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有些需求开始趋向理性,有些细分市场的需求减少了,明年的供应紧张情况应该会缓解,增速会趋缓;三是市场预测明年美联储会加息,全球经济的发展可能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制造设备

 
在去年年底的PKS安全先进绿色计算2021生态大会上,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对全球半导体市场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全球半导体市场从区域上来看,美国、日本和中国都保持了齐头并进的态势,都有快速的增长。其中中国的市场规模占了全球的近三成,但增速相比全球来说,比较平缓,2021年的增速是17.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5%。

制造设备

 
从企业方面来看,从2021年全球头部半导体厂商增速情况可以看出,超过全球25%这个平均水平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存储、逻辑芯片和代工企业,模拟厂商的增速处于平均值上下,不论是ST、ADI,还是TI、Infineon,增速都差不多;做通信的博通增速也不高,仅为15%;还有非头部的存储企业增速也不太高,这说明,在存储领域,大者恒大,市场正向头部企业在聚集。

制造设备

 

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变大,增速放缓

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的数据,2021年国内半导体市场规模约为1.9万亿,预计明年会有9%的增长率,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万亿到2.1万亿之间。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必然会有大量的本土企业,本土投资商进入。

制造设备


谈到半导体产业,必然要聊我国的集成电路进出口数据。拿2020年来说,我国进口了3500亿美元的集成电路产品,约占整个中国所有进口商品的15%,也就是说每进口100元的商品,有15元用在了集成电路上。

制造设备

 
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集成电路的进口额就达到了3126.1亿美元,预计2021年的进口额会突破4000亿美元。虽然进口额在增长,但其实我国的出口额也在增长,而且增长速率更高。比如十三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口额年复合增长率为8.8%,出口额年复合增长率为11%。这也印证了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实力在不断增强。

制造设备

 
具体来看,李珂认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都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近7年来都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前面5年甚至都是20%以上的增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已经快接近9000亿,今年应该会突破9000亿元规模。
 
李珂指出,我国半导体行业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全球半导体行业在加速增长,2020年达到了25%,但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增速却在减缓,2020年为17%,2021年前三季度的增速为16.1%,低于全球的平均值。这是为何呢?接下来,我们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等方面进行分析看看。

制造设备


从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为3778.4亿元,增速为23.3%,但到了2021年前三季度,增速只有18.1%了。而且,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从之前的几百家、几千家,增长到了现在的上万家。加上这两年国内在大力推行国产替代,按道理来说国产化率的提升,应该增速会提高才对,为何会增速放缓呢?
 
李珂分析称,其实国内设计企业的订单情况还是不错的,但是在目前缺芯的情况下,很多国内芯片设计企业拿不到产能,没有产能,自然就无法交给客户产品。“我们去年帮助了不下10家企业到代工厂去拿产能。”他在分享中表示,“这也是国内芯片设计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空有订单,排不上产能。”

制造设备


在IC制造方面,2020年的市场规模为2560亿元,增速为19.1%,2021年前三季度的增速为21.5%,增速与全球平均值相比差别不大。这个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过去五年来,我国一直都在扩产,需要购买很多半导体设备,但全球半导体设备的供应量是一定的,现在美国、日本、韩国也都在扩产,而他们更容易获取半导体设备,所以国内企业获得的设备数量就减少了;二是国家对半导体制造业的投资,税控等措施,无形中放慢了我们在半导体制造业方面的投资。

制造设备


其实封装测试业也是一样的,我国的封装测试的增速与芯片制造业基本保持同步。设备制造方面,这几年国内半导体行业的火热,带动了半导体设备制造业,和材料行业的发展。2020年半导体设备行业的规模达到了221亿元,但其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可达36%,很快就会实现翻番,达到500亿元,甚至更多。同样,半导体材料行业也会快速增长。

2022年展望

从前面的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半导体企业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那么在市场方面,2022年有哪些期待呢?
 
首先,新兴应用场景竟会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常被提及的5G、AR/VR、物联网、人工智能与类脑计算、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将会成为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些新兴应用业需要新的芯片产品支持。
 
二是新材料和新架构的颠覆性技术将成为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选择。在后摩尔时代,算力和存储需求将会爆发,硅基半导体将难以维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新材料将通过全新物理机制和实现全新的逻辑、存储及互联概念和器件,推动半导体产业的革新。
 
三是整机厂商将会加速自研芯片的进程。中美战略博弈日趋复杂,加上疫情的影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分工体系遭到严重破坏,整机企业逐步认识到系统创新和源头创新的重要性,开始涉足芯片设计,从整机系统自上而下地定义芯片,以芯片功能提升和创新来提高整机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同时也可保证供应链的安全。比如国内的家电厂商、智能手机厂商,以及汽车厂商都开始涉足芯片的开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