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的网络安全领先汽车数年?

描述

iPhone的网络安全领先汽车数年?
 
在汽车网络架构逐渐升级换代的今日,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在一并增加。我们将现在的智能汽车称为“带轮子的智能手机”,指代的不仅是功能性,也有安全性。智能手机可以说是如今网络攻击的重点对象之一,为此厂商们从各个层面加入了多道安全防御。而汽车的系统架构其实也在往手机的方向发展,加强汽车网络安全的工作也已经提上了日程。
 
去年6月21日,工信部发布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及的建设目标是: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车联网网络安全体系,完成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服务安全等50项以上重点急需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到了2025年,形成较为完备的车联网安全标准体系,重点标准完成数量达到100项以上,开始覆盖细分领域。

部分车联网网络安全标准状态 / 工信部
 
在标准明细中可以看出,一些通信安全标准和信息保护标准已经发布,但还有许多终端与设施的安全标准处于待制定和制定中的状态,比如车用安全芯片、车载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和接口的相关标准。固然AUTOSAR等标准对安全性做了不少规范,不过因为当下汽车网络安全事故并不算多,所以对汽车的安全定义仍处于并不完善的状态。
 
近日,来自博世的网络安全专家Zhendong Ma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了苹果在手机安全上的方案与汽车安全的对比,并声称前者在安全性上要领先汽车数年之久。
芯片
iPhone与汽车的系统威胁模型对比 / 博世
 
上图描绘了iPhone和基于域控制器汽车的系统威胁模型对比,红色箭头代表了攻击层。汽车通常用网关将ECU分成多个不同功能的域,网关ECU用于过滤跨域通信。汽车系统中可能受到的攻击可能来自云服务器后端、基于车联网接口的网络攻击、自动诊断系统接口的本地攻击以及通过物理接入对ECU的直接攻击。而iPhone的硬件包含高度集成的SoC和外围设备,所受攻击可能会来自iCloud服务器、零点击的网络攻击或是直接物理接入芯片的硬件攻击。
 
硬件安全
 
那么两者为了确保各自硬件上的安全做了哪些举措呢?苹果在其芯片中加入了一个Secure Enclave安全协处理器,在其中存储FaceID、钥匙串和密钥等重要安全数据。且该处理器利用自己的微内核操作系统来完成加密运算,与应用处理器和内存分离,从而避免加密模组受到边信道攻击。而应用处理器和Secure Enclave都具备基于硬件的内联AES引擎,加密写入内存中的数据,Secure Enclave还加入了内存认证和重放保护的功能,内置的公钥加速器支持RSA和ECC加密和签名。
 
而车内的ECU中通常使用MCU来完成时间关键型的功能,比如转向和引擎控制,而MPU来完成计算密集型的功能,比如自动驾驶和IVI。如今的MCU大多都集成了硬件安全模组HSM用于安全密钥的存储和加密运算。HSM具备自己的处理器和RAM,组成一个物理隔离的执行环境。
芯片
S32x的安全方案 / NXP
 
HSM通过系统总线与主CPU完成通信,通常集成了AES的硬件加速器,有的模组也具备RSA和ECC这种非对称加密算法的硬件加速器。而MPU的硬件安全通常是通过可信执行环境TEE来实现的,也就是主处理器创造的虚拟执行环境。并支持基于硬件的接入控制。
 
相较之下,Secure Enclave是嵌入到SoC封装之内的,而HSM模组是位于MCU的主处理器之外的。TEE是一个硬件支持的软件方案,安全执行环境的隔离程度越高,硬件系统的安全等级也就越高。
 
系统软件安全
 
iOS的系统确保了设备智能运行来自苹果应用商店的程序,而且系统在运行器件可以保持完整性,安全启动确保了软件的每个阶段都要验证完整性才能进入下一阶段。iBoot启动引导程序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让软件系统低于典型的缓存溢出和类型混淆等漏洞。此外,苹果的OTA更新包含了额外的参数,这些参数是每台设备的更新包专有的,避免了重放攻击和降级攻击。为了请求更新,iPhone必须向服务器发送一个随机数和独有的设备ID,而服务器负责安装包、随机数和设备ID的签名。
 
而在汽车域中,安全启动其实已经成了一种标准的安全功能,用于确保ECU内软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运行时操纵检测也进一步保护了累出你的完整性。但目前大部分方法仍是通过强调安全编程和大量测试来减少ECU漏洞,比如MISRA C/C++编码标准和模糊测试,许多ECU都可以用签名软件来完成刷写。然而传统的ECU和那些性能有限的ECU往往需要靠测试者或OTA主控来进行签名验证,而不是在目标ECU内部进行,这就增加了不少利用竞争条件攻击的风险。
 
小结
 
iPhone提供了一个从芯片层级到系统层级的零信任模型,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确实要比汽车先进一截,尽管两者属于不同的产品,但汽车确实应该以此作为安全等级的目标。iPhone被攻破的新闻虽然时不时会冒头,然而其中不少攻击手段也可以用于进攻车机系统。未来随着网联车慢慢走上智能手机的老路,网络安全势必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了,而在此之前,芯片厂商、IP厂商、方案厂商以及标准制定者都得做好准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