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近日,有工控领域的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消息称,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欧姆龙已经正式向下游合作商发布了涨价通知函,相关产品的涨幅在10%-15%之间.
下面是欧姆龙的涨价通知函,根据函件的内容,欧姆龙指出,“受新冠疫情持续的影响,导致了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严重短缺及大幅度的成本上升,欧姆龙一直在尽一切努力将对客户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吸收这段时间以来持续上升的成本。然而,随着原材料、元器件成本、运输成本、人件费成本的持续上升,控制成本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因此,我司决定在2022年1月24日起调整表价。”
图源:欧姆龙(中国)
日企占据PLC产业的半壁江山
根据官网的介绍信息,作为自动化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欧姆龙的业务领域涵盖广泛,从工业自动化和电子元件到包括自动检票口和太阳能调节器在内的社会系统、医疗保健。目前,欧姆龙在全球约12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
根据Robotics & Automation统计的全球PLC产品榜单,欧姆龙是全球前十大厂商,2020年的统计结果显示,该公司位于第七名。
日本厂商中,排名最高的是三菱电机,排名第三位,仅次于德国的西门子和美国的罗克韦尔。根据官方的介绍资料,三菱电机是机电产品综合供应商,其业务范围覆盖工业自动化(FA)产品和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产品。截止到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数据显示,该财年三菱电机营收达到了4.16万亿日元,全球拥有超过14万名雇员。
根据圈内消息,目前三菱电机在PLC产品和其他工业自动化产品方面的涨价也基本已经确认,其他主要的日本PLC相关厂商也都有涨价的苗头出现,这一波可谓是“抱团式涨价”。
根据Robotics & Automation 2020年的统计结果,在全球22大PLC厂商中,有9家日本厂商,比德国和美国的总和还要多。我们来具体来看一下这9家日本企业的情况。
数据信息:Robotics & Automation,电子发烧友网制图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中文全称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PLC是多个电子元器件的融合体,包括电源、处理器、存储器、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主要的工作流程分三步: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由于具有可靠性高、编程容易和组态灵活等突出优点,PLC在工业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 PLC 市场规模已达95亿美元左右,市场销量达 1280.32 万台,未来增长势头平稳。
从当前的产业舆论来看,面对日本企业在PLC产品方面的集体涨价,国内产业链应对的策略有限,短期内只能向更下游的产业链环节转嫁成本,最终买单的将会是终端消费者。
国产PLC发展现状
据悉,在整个疫情期间,欧姆龙是日企涨价潮的“领军者”,不只一轮发起涨幅在10%左右的涨价动作,其主要原因是欧姆龙在PLC、工业相机和机器人等领域都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产品较为高端,国内基本找不到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因此欧姆龙的涨价看起来也就肆无忌惮。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PLC市场的总体规模在112亿元左右,其中德美日三国企业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当然,目前国内在PLC产品的生产能力上并非没有,只是技术水平还较为有限,无法和这些积累了数十年的国际巨头正面竞争。
从当前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PLC的发展将呈现两极化。一方面,为了适应集成化和小型化的发展趋势,PLC将向速度更快、性价比更高的小型和超小型 PLC 发展,这种类型的PLC产品虽然体型不大,但价格不菲;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匹配复杂多变的生产场景,PLC也在向高速度、大容量、技术完善方向发展,这是中大型PLC的一个典型趋势;此外,智能网联也是PLC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目前各大厂商已经开始着力制定大家通用的PLC通信标准,以通过不同厂商的产品搭建更复杂的PLC通信网络。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共有200多家相关企业生产数百种PLC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制造、粮食加工、化学/制药、金属/矿山、纸浆/造纸等领域,国内PLC相关的企业数量也在30-40家左右。
不过,从产品的实力来看,无论是小型PLC还是中大型PLC领域,国产厂商都还只能混迹在中低端市场,且从产品的内部元器件情况来看,这些打着国产品牌的PLC产品,内部的核心器件依然主要来自国际厂商。
比如在国产小型PLC产品方面,很多厂商的接口产品都采用Lattice的产品,而电源产品基本来自TI、ADI和瑞萨电子,在存储方面会选择东芝、Microchip和安森美等公司的产品。如此算来,国产厂商的PLC产品虽然有但也是受制于人。
这和国产PLC的起源有很大关系,包括深圳汇川、无锡信捷等国产厂商在内,最开始的产品基本都是仿制欧姆龙、三菱电机和施耐德等国际厂商的产品,那么产品的BOM清单便会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且PLC是应用于先进高精度控制的产品,直接采用国际厂商的元器件无疑更加保险。
这个期间并非说国产厂商做的工作全无价值,通过对国际厂商领先产品的理解,以及对应用场景的熟悉,国产厂商基本摸清了PLC软硬件上面的路数,对终端市场的需求理解更加深刻,为后续自主研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刚刚已经提到,国内目前已经有30-40家左右的公司在做PLC产品,包括深圳汇川、无锡信捷、黄石科威、上海正航、北京腾控、中电智能、深圳矩形、厦门海为、烟台欧瑞和深圳步科等。
目前,很多公司已经脱离了仿制和匹配生态的路线,开始构建自己的用户生态。以深圳汇川为例,从下图能够看到,该公司已经构建出一套工业自动化&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在控制层便有多款汇川技术自己的PLC产品。
图源:汇川技术
在小型PLC领域,目前汇川技术的市占率已经达到了5.3%,正在向大型PLC领域加速扩展。而其他国产PLC厂商的路径也基本相同。
通过下图能够看出,在小型PLC领域,无锡信捷同样实力不俗,国内市占比达到了8%。随着国内PLC市场的高速增长和国产替代的大趋势,后续信捷和汇川技术这样的国产PLC厂商会有更大的机会。
图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小结
多份研究报告的预测数据都指出,未来几年国内PLC市场规模将以30%-40%的幅度高速增长,国产PLC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和机会。但这一轮日本厂商集体涨价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产业现状,那就是在高端产品领域我们除了这些公司的产品别无他选。
当然,这么说不是为了用言语打击国产PLC厂商,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潜心研发,早日在高端PLC市场和国际厂商一决高下,这需要上至材料、芯片,下至应用市场的通力合作。虽然说隔行如隔山,但是还是要说这个例子,当有朝一日国产PLC具备足够的技术实力,肆意涨价的国际厂商就会像三星手机一样,在中国市场将自己“玩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