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了达到277500件,同比增长0.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亚洲是国际专利申请最多的区域,占据2021年总申请量的54.1%。
中国也通过WIPO《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了69540件申请,同比增长0.9%,连续三年位居申请量榜首。其次为美国(59570件)、日本(50260件)、韩国(20678件)、德国(17322件)、法国(7782件)、英国(5889件)、瑞士(5119件)、瑞典(4351件)与荷兰(3996件)。
数据来源:WIPO
从申请的公司来看,中国的华为位居首位,申请专利数达到6952件,其次为美国高通(3931件)、韩国三星电子(3041件)、韩国LG电子(2885件)、日本三菱电机(2673件)。同时,国内的OPPO、京东、平安科技、中兴、vivo、大疆、瑞声声学、华星光电、腾讯、字节跳动、小米都进入到了前50名。
中国专利与国际专利与PCT
专利申请量的提升也代表着中国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而PCT更是一个国家技术能力的体现。所谓PCT,主要适用于解决专利权人国外专利申请的一个重要国际条约,目前已经有100多个成员国,我国在94年1月1日正式成为该条约的成员国,同时中国专利局成为PCT的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及国际初审单位。
PCT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简化以前确立地在几个国家申请发明专利保护的方法,使其更有效和经济。简而言之,申请者只需要以一种语言(中国人可以用中文,美国人可以用英文)向专利局提交一份国际专利申请,就可以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而不必向每一个国家分别提交专利申请,这也为专利申请人像外国申请专利提供了便利。
需要注明的一点是,PCT可以认为是国际专利,但国际专利并不一定是PCT,只要是非本国的专利,便可以认为是国际专利,而由中国人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则是本土专利。
专利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专利不被侵权,还可以通过授权来赚取一定的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专利来建立技术壁垒,以获得类似于垄断的行业地位。
比如全世界最赚钱的专利之一,是IBM的CMP硅片平坦化技术。早在1990年,IBM便提出了化学机械平坦化的全局平坦化方法,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高密度半导体制造中平坦化的标准。
这项专利作为半导体制造中的基石,让IBM每年都能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入。类似的专利还包括FinFET结构、HKMG结构、铜互联结构、后段双镶嵌工艺、铜镀工艺、SiGe应力结构、STI结构、LDD工艺都是在先进集成电路中很难绕开的专利,每年为申请者带来丰厚的利润。
国内的半导体专利浮世绘
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半导体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慢慢开始从压低成本取胜,过渡到以知识产权为主要竞争手段。国内也开始显现出这个趋势,尤其在各地评选半导体科技企业,或者上市科创板时,对于专利的需求更加重视。
特别是科创板中有一项上市的常规指标,便是要求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达到5项以上。如果没有达到常规指标,但符合额外条款的也可以申报上市,其中一项额外条款便是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50项以上。
不过国内的半导体起步较晚,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年度报告》显示,中国集成电路专利2020年度公开数量维持四万件以上,同比增长13.7%,而美国在CPU、计算机接口、基本电子电路、电气元件和结构部件、半导体零配件、半导体组件与集成电路等六个领域的权利人就超过四万,这意味着中美之间在集成电路专利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另一方面,在过去由于国内对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的不重视,导致大多数半导体产业都只是集中在低端产品中。因为只要发明出某种产品或技术,很快就会被同行“复制”过去,然后通过更低的价格,反过来排挤这家创造出这项产品或技术的企业。所以大家都不再重视研发,因为在当时的环境,这种行为只会导致亏损。
除了国内企业的相互抄袭以外,有些企业更喜欢复制哪些国际大厂的先进技术,比如在过去许多MCU厂商,便是直接拿ST、NXP等的代码来制作自己的产品。好处在于性能不差,并且不用投入什么研发费用,可以迅速地切入市场。但坏处是容易被大厂告上法庭,并且这种产品基本只能在国内流通,无法走向国际市场。
而那些走出国门,在全球都有销售据点的企业,可以认为其专利已经获得了认可,而这种企业如今也越来越多。
国内半导体专利将走向何方
如今,中国的PCT专利申请已经连续三年保持第一的水平,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事情。与此同时,国内对于专利的重视也愈发重要。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专利保护快速发展的当下,也加速了一些地方对于科技企业的评选,如高企认定等。因为认定高企后有丰富的补贴与福利,但想要满足条件需要企业拥有一定的专利。
虽然催生了不少企业通过创新来得到新的技术专利,但也不可避免让一些企业对专利只要求授权数量,而不要求技术质量。在这一背景下,许多专利只是为了授权而编写出来的,不少企业甚至在完成项目申报后,就不再对专利进行维护。
每年每项专利的维护费用仅在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最长不会超过20年。如果是真正的专利,这些维护用费当然不贵。不过对于不少企业而言,即便有专利费减免的情况下,仍然认为许多专利没有保留价值,或者性价比不高,产生了许多政府资助后授权1年就失效的专利。
为何会造成无效专利过多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专利的创造大多是外部驱动,而非企业自身驱动。政府希望国内知识产权蓬勃发展是好事,但大多数企业其实并没有什么研发实力,许多都只是生产、销售、倒卖产品赚钱,这些环节很难出现颠覆性、创造性的产品或技术。
更重要的是,许多企业的研发部门或者技术部门,在申请专利上,只是为了完成企业的KPI,帮助企业过高企认证,也就是KPI驱动产生了专利,而非创新驱动。
在这种情况下,专利的转让、许可,基本没有市场会买单。尽管国内的专利转让不断增多,但大多数转让都是集团内部进行,在几个子公司之间不断循环,用以获得短期利益或达到一些短期目标。
这种情况之下,国内的专利便充斥着大量无法变现的情况。好在这种现象在近几年有了一定的改善,比如国家收紧了对于专利的审核,一些严重注水的专利也很难获得通过。
有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国内半导体产业已公布申请的专利数量为4853项,其中,发明专利4314项;实用新型专利110项;外观专利429项。
单从半导体器件类专利来看,2021年,中国在半导体器件小类上共授权专利19321项,比上一年增长12%,其占总授权量的3%,是专利数量第8多的小类。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专利中仅有2%的专利属于该分类,表明我国在该技术上的构成比重较低,在这一专利比重上,韩国是中国的5倍,证明我国的半导体技术技术结构发展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具体从企业来看,2021年中国局在半导体器件类专利授权的前十家机构分别是京东方(1159件)、长江存储(553件)、台积电(507件)、中芯国际(364件)、武汉华星光电(343件)、三星电子(269件)、LG显示(237件)、电子科技大学(209件)、三星显示(189件)以及深圳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168件)。
不过随着PCT专利申请数量的不断增多,也预示着企业开始不断重视那些真正对企业有帮助的专利技术,毕竟在知识产权不断完善的今天,拥有真实有用的专利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
小结
专利技术在国内普遍被重视的情况并不久,甚至还有一些区域并未太看重知识产权。但专利是产业升级、提升生产力的关键,有效的专利甚至可以帮助企业或地区获得长久的收益,并且制定行业的标准。不过想要让许多企业从过去轻视专利的状态,转变到重视专利,态度上的改变只能依靠时间,好在PCT专利申请量不断提升的当下,国内专利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