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募资7.5亿加速开发信号链芯片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2021年11月1日,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芯微)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会。截至2022年2月10日,已完成提交注册。

纳芯微是一家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在技术领域覆盖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目前已能提供 600 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广泛应用于信息通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资料显示,纳芯微在2016年8月11日挂牌新三板,两年后(2018年9月19日起)在股转系统终止挂牌。如今,纳芯微转战科创板,再次开启上市征程。

净利润突破1.5亿,主营业务营收增长率达147%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纳芯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022.33万元、9,210.32万元、2.4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0.85万元、-910.85万元、5,090.77万元。2021年前三季度,纳芯微实现营收5.79亿元,同比增长了266.16%;同期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了344.82%。

可以看到,在国产化提速、市场需求持续上升的背景下,纳芯微从2019年的净利润为负,到2021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突破一亿,纳芯微在业绩上实现了实质性的扭转。

在主营业务方面,纳芯微的主营业务为信号感知芯片、隔离与接口芯片、驱动与采样芯片。2018年—2021年上半年,纳芯微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3,937.24 万元、9,136.05 万元和 24,094.84 万元、34,007.66万元,2018年—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47.38%,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据了解,2020年,纳芯微的模拟芯片出货量超过 6.7 亿颗,主要应用于信息通讯、工业 控制、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领域的不同场景,车规级芯片进入东风汽车、比亚迪、上汽大众、宁德时代、森萨塔等厂商的产业链。

细分来看,2018年,纳芯微大力发展隔离与接口芯片业务,到了2020年,该业务的营收占比达44.33%,与信号感知芯片业务并列成为公司的主要产品。纳芯微表示,公司通过积极突破技术壁垒,数字隔离类芯片的抗共模瞬态干扰能力、抗静电能力等多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竞品。

招股书显示,到了2021年上半年,纳芯微的信号感知芯片业务占营收比例下降为28.44%。驱动与采样芯片业务占比从2020年的0.39%上升为22.73%。

可以发现,纳芯微在不断的调整业务战略,发展新的市场增长点。纳芯微在招股书中写道,“2018年至今,公司隔离与接口芯片在信息通讯行业的增幅最大。在信号感知芯片方面,公司各类信号调理ASIC芯片在相应下游应用领域均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由于推出时间较晚,公司驱动与采样芯片于2020年第三季度实现批量出货,成为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

获国家大基金加持,募资7.5亿加速开发信号链芯片

在报告期内,纳芯微的各式传感器信号调理ASIC芯片多为配套 MEMS 敏感元件使用,以构成完整功能的传感器芯片。随着智能手机、TWS耳机以及智能音箱等终端产品的发展,MEMS麦克风也迎来了快速的增长,同时带动了传感器信号调理ASIC芯片的市场需求。

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此次纳芯微拟募集资金7.5亿元,用于信号链芯片开发及系统应用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在股本情况方面,纳芯微此次在科创板上市得到了国家大基金、小米、深创投等资本加持。招股书显示,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 2,526.60 万股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 低于25.00%。其中物联网二期基金的持股比例为2.97%,国家大基金子公司聚源聚芯持股比例为2.02%,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的持股比例为0.92%。

需要关注的是,由于纳芯微采用Fabless 模式,晶圆制造、芯片封装和芯片测试均由委外厂商完成。近两年来,全球晶圆代工行业产能紧张,晶圆代工厂的交期拉长,对纳芯微的生产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在采购方面。

招股书显示,纳芯微对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当期采购总额的 87.85%、85.83%和 81.44%,集中度较高。采购内容涉及晶圆、晶圆中测、封装测试等。

受到全球晶圆代工环境影响,纳芯微能否保持经营业绩的增长趋势备受挑战。纳芯微表示,“若芯片代工产能紧张的形势加剧,或晶圆市场价格、封装测试加工费用大幅上涨,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以及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小结

纳芯微已经逐步打开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市场,凭借其丰富的车规级芯片开发能力,公司的隔 离驱动与隔离采样芯片在 2020 年第三季度陆续批量出货后,成功进入国内主流汽车供应链。在本次上市之后,纳芯微也将通过加大研发持续发力新市场。

原文标题:纳芯微提交科创板注册!前三季营收近6亿,模拟芯片年增长率达147%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