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电磁干扰片式铁氧体磁珠的原理及其应用

消耗积分:5 | 格式:rar | 大小:211 | 2009-03-09

分享资料个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系指电子设备不需要的电磁或噪声信号对需要的电磁信号的干扰。而今电磁干扰(EMI)对电子系统已构成最大威胁,严重影响了设备性能的提高与发挥,还对公共环境和人类的人身安全以及军事保密、国防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研究和开发抗电磁干扰的技术则是当务之急,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
形成电磁干扰的主要因素是干扰源、传播途径和受扰设备三大方面。所以,抗电磁干扰的技术也应该从这三大因素着手来开发。首先应该抑制干扰源,消除产生干扰的直接原因;其次是消除干扰源和受扰设备之间的耦合和辐射,切断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第三则是提高受扰设备的抗扰能力,降低对干扰的敏感度。目前抑制干扰的几种措施基本上都是采用切断电磁干扰源和受扰设备之间的耦合通道,基本方法就是屏蔽、接地和滤波。而滤波技术是目前抑止电磁干扰最常见、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一种手段。因为运用滤波技术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在电气设备电源线的入口处插入抗 EMI 滤波器,即可以把通过电源线传导的电磁干扰信号给予有效地抑制:它既能抑制电气设备内部产生的电磁干扰,又能抑制外界电网传入的电磁干扰。然而一个更为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在有源和无源电子元器件的引线上套上一些很小的管形或环形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利用铁氧体材料的电磁损耗机理既简便又有效地消除传导和辐射的电磁噪声。这种套在引线上的铁氧体小管或小环像似一串珍珠,故给它一个很形象化的名称叫磁珠(Bead),其应用更为广泛。
国外一些著名的电子元器件公司,如美国的 AEM 公司、日本 TDK 等公司,为满足系统小型化的需求,在二十世纪 90 年代先后已开发了片式磁珠(Chip Bead)和片式电感器(Chip Inductor)来满足 SMT 电路的需求。实际上,磁珠就是一个填充铁氧体磁芯的电感器,利用它的阻抗在高频下迅速增加的特性和磁性材料的电磁损耗机理来抑制和吸收其高频噪声,以达到抗电磁干扰的目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