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助力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

描述

三月,“两会”开启,新一年城市数字化建设征程已然出发。“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城市是国家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数字化转型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一年之计在于春,华为依托城市智能体理念和实践,秉持自身核心产品和技术,联合合作伙伴,在“十四五”的第二年,将助力更多城市、更多行业在数字化领域深耕。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城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在华为看来,“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打造城市的“眼(感知)、脑(中枢)、手(应用)、脉(网络)、血液(数据)”,让城市像人一样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的更替演进,有应激性、自适应的调节反应。通过共筑城市智能体的手段,让城市生命体更聪明、更智慧,是华为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方案和目标。

首先,以“人工智能”筑基,“一城一智(中心/平台)”建设华为城市智能体底座,培育城市生命体的自适应能力。

华为认为,人工智能注入城市,可统盘城市各方信息的联动学习,使城市不断主动感知人的需求、环境变化,快速反应,自我修正。

依托人工智能,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围绕“政产学研用”,实现产业商业闭环,推动武汉乃至华中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其次,以“三项全能”视野,统筹规划和系统推进华为城市智能体建设,促进城市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

聚合“端网云安用”全要素,健全机能。通过感知系统拥有视觉、嗅觉和触觉,以物联网和IPv6+技术搭建城市骨骼和脉络,以强大算力和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神经中枢分析和研判。

打造“政企民”全场景,丰富技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应急指挥“一网调度”、社会管理“一网治理”,“数字政府”让城市治理有精度;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建造等现代产业,“数字经济”让城市企业创新有热度;建设智慧体育场馆、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数字社会”让城市市民服务有温度。

同时,拉通“规划、建设、优化、维护、运营”全周期,提升潜能。

深圳市通过数字政府建设牵引,构建数字深圳,建设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鹏城自进化智能体。以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协同为重点工作,形成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指挥体系:市级,建设鹏城云脑,每秒百亿亿次算力,为城市提供“智”治力;区级,构建“鲲鹏+昇腾”政务大数据生态,实现龙岗区873个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申办,100%“一次办理”;街道级,坪山区马峦街道坪环社区实现一半民生诉求案件一天办结,未来将实现社区从“管治”到“服务”。

最后,以“韧性城市”目标,深耕华为城市智能体“一网统管”应用,增强城市生命体的应激反应能力。

“一网统管”将城市运行“全场景”信息连成一体,可“全天候”积累流程中每一个信息。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判断,产生全新认知,创建“全价值”。提高城市的韧性,核心是让各类建筑物、能源设施、生态系统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全域感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通过城市智能体融通政府各个部门的数据和分析,对风险和灾害做到事前速效预测控制、事中有效应对、事后高效救援。

广州市白云区围绕“指挥、监测、管理、服务、安全”的定位,高标准建设了“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汇聚1680类60亿条业务数据、20万个物联网设备,针对跨部门、跨领域的应用场景,初步实现“一屏观白云、一键连指挥、一门办业务、一网统管理”。

面向未来,华为愿携手各方力量共筑城市智能体,以应用、管用为导向,以人工智能、IPv6+等关键能力,共同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原文标题:智“会”时间|人民日报:城市智能体助力城市生命体更聪明、更智慧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华为数字中国】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