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线WB不能做bHAST吗

描述

Q1

请教下各位,如果芯片尺寸很大,12寸wafer可能一片wafer只有300颗die。每颗成本很高,做可靠性测试的样本数量能适当减少吗?

A

可以的,特别昂贵的芯片,可以降低抽样率。

 

Q2

请教群里大神,FT发现批量性OS超标,开盖发现都是固定Pad位置ESD保护管烧伤,一般会是什么原因造成?

 

A

这种插指结构是典型的ESD clamp结构。这种电测后ESD电路damage的现象并不少见,但最终能找到root cause较少,主要是因为high current damage destroyed损坏了证据。FA尽量的找一些烧得比较轻微的FIB/top down delayer,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能找到蛛丝马迹。但我觉得也许可以同时做一些数据分析/DOE/ESD测试也许更有帮助。可以搞几颗Die 快封后打打ESD看,是否可以复现,再确认一下改善哪些有可能ESD的地方,改善到什么程度。

Q3

请教个问题,有个产品做静电测试。在外协方测试,vin和gnd过不了2000V,在我们自己实验室,可以过3000V。除了静电测试设备差异,还会是什么原因,可以造成结差异?

A

1.建议对比测试机台类型。

2.建议对比采用测试标准,一般会误导把系统级ESD和芯片级ESD混淆。

3.对比测试方法,一定要一比一的对比,很多时候VIN到GND自己ESD本身没有问题,而且一些IO 管脚的ESD绕道电源到底打死VIN。

4.可以考虑外协机台是否寄生电容导致结果不一致,验证方法是让外协采用Two pin的方式进行,减少寄生。

Q4

如果我们用TLP测试机再试试,看和hbm测试设备的结果对比,是否有意义?

A

个人感觉只能作为参考,两者的波形不同,内部电路的寄生情况可能会降低参考价值吧。

Q5

请教大家:银线WB不能做bHAST吗?是否有业界规范?

A

银焊线建议要做b-HAST考核。

ESD

Q6

据了解,工厂一般不会做,因为失效率较高,建议做的原因是什么?

A

带电工作的情况下,Ag可能会发生电化学反应,出现Ag离子迁移情况。

Q7

想请教一下:

1.gate oxide layer如何形成缺陷?

2.如何预防解决gate oxide layer的缺陷,防止gate oxide击穿?

3.都说导致空洞最大原因跟封装厂贴片有关,那除了贴片原因外,还有什么情况也会导致空洞的发生?

A

有FN tunneling效应在,不可能存在所谓不会被击穿的gate oxide,其它gate oxide相关的可以搜索下GOI/TDDB词条。常见氧化层缺陷有污渍,局部变薄,针孔,氧空位等。取决于fab长膜工艺及机台稳定性。

Q8

咨询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把CP pad放在划片槽里面,会不会后续引起什么问题?但是这种CP pad还是要和内部电路相连接的,划的时候会不会出什么可靠性问题,我的意思是为了省面积,把CP pad放在划片槽,但是要和seal ring 里面的电路连接,或者把CP pad放在电路的上面有啥问题么?

A

CP pad不要放,PAD应该是最终被划掉的,不会打线,但你如果用CP pad划片等于上下打穿了,PAD和下面ESD电路短接,最终会不会对你整个芯片带来影响。

Q9

那您的意思,放在划片槽里的pad 就用顶层金属做即可?另外需不需要把划片槽做宽一点?可不可以做DFT目的的CP pad?

A

这种应该可以吧,我们以前见过是把烧fuse 用PAD放划片槽,没必要把划片槽做宽,你PAD可以缩小的。

Q10

请问客户在BGA周围点胶了,现在用热风枪吹不下来。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解焊吗?类似这样的

 

A

点胶是无法解焊的,要取下封装只能把板子用研磨的方法研磨去除,后续再针对锡球重新值球。

Q11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请问一下对于模拟IC类以及功率器件类器件bHAST试验怎么加电,是以最小功率让其工作起来,还是给直流偏置?

A

bHAST加直流偏置电压,这是封装可靠性项目,不是产品设计考核项目。不必让进入芯片工作模式。不能工作起来,防止发热阻挡水汽进入。

Q12

请教一下 如果package reliability 测试前后只测试 open short会有什么风险,如果不测试function ?

A

有可能一些漏电的失效发现不到。

Q13

各位,请教个问题,对于双向的IO pin,Latch up 测试的时候是作为INPUT PIN还是Out pin?

A

具体做输入还是输出要看当前配置的状态是输入还是输出。

原文标题:季丰电子IC运营工程技术知乎 –22W10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上海季丰电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彭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