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加快推进自身人工智能军事化建设

今日头条

1152人已加入

描述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实验科学家和理论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寻找人工智能的突破点,同时必须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让人工智能学科走在正确、健康的发展道路上。

据外媒报道,美国试图以“防务伙伴关系计划”为依托,拉拢盟友备战人工智能战争。报道称,在加大与盟友军事合作的同时,美国还加快推进自身人工智能军事化建设,以确保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媒称,美国正试图开发一种能够与盟友实现联合操作的人工智能系统,以服务于联盟作战体系。

大力拉拢盟友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美国国防部所属联合人工智能中心于2020年9月启动“防务伙伴关系计划”,目的是开发互相联通的人工智能系统,帮助美国及其盟友更好地团结起来,为未来人工智能联合作战奠定基础。

关于参与国家,该计划涵盖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以色列、日本、挪威、韩国、瑞典、英国等国,上述国家的防务代表已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应对共同挑战之策,未来每年将举行3次会议。据悉,上述防务合作将向更多感兴趣的美国盟友“敞开大门”。

据联合人工智能中心国际人工智能政策负责人斯蒂芬妮·卡伯森透露,该计划是联合人工智能中心与相关盟友小规模讨论摩擦出的“火花”。“经过几次互动后,各国发现它们正面临同样的挑战,包括如何扩大人工智能应用范围,如何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以及如何改变抵制技术变革的内部文化等。”

关于预期目标,卡伯森指出,美国与盟友上述合作不是仅停留在人工智能联合研发层面,而是致力于让盟国军队做好人工智能战争准备。未来两年,美国及其盟友将着力提升人工智能作战能力,并采用具体方式对成员国相关能力进行评估。数年后,各国可能考虑合作开发数据汇总能力。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副研究员梅甘·兰伯思指出,美国希望通过上述防务合作,进一步加强伙伴国军队间的互通性,使各国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共享数据。“这一伙伴关系将催生各国间的人才共享计划,缓解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现状。”

加快自身建设

在大力拉拢盟友的同时,美国也加速推进自身人工智能军事化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白宫近日宣布成立国家人工智能计划办公室,这是美国政府确保其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地位、统筹政府与私营部门协作的重要举措。该办公室由白宫首席技术官迈克尔·克拉齐奥斯领导,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人工智能计划办公室是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政策的重要枢纽,也是联邦政府未来人工智能工作的组成部分。

二是厘清职责权限。在《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美国政府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相关职责权限进行了明确,具体包括:提升联合人工智能中心汇报层级,该中心领导未来可直接向美国防部常务副部长汇报工作;赋予联合人工智能中心主任采办权限,主任办公室人员包括1名采办执行官,美国防部长应为联合人工智能中心选派10名全职采办人员;建立联合人工智能中心顾问委员会,就开发和使用相关技术向美国防部长及联合人工智能中心主任提供战略建议和专业知识。

三是明确发展方向。《2020年国家人工智能计划法案》明确了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5个努力方向,具体包括:增加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投资,利用联邦人工智能计算和数据方面的资源,确定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专门人才,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合作。另有美国专家呼吁,美国政府需重新审视整体战略,加大对人工智能研究的投入,以保持主动性。

加剧军备竞赛

通过美国近期相关动向不难看出,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步伐、高投入、盯前沿、抓备战的激进做法,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美国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军事化步伐,并对未来人工智能战争预做准备,相关动向值得关注。

展望未来,美国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军事化建设。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近日发布报告称,2021年有望成为美国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转折点。美国兰德公司在《美国防部人工智能态势:评估和改进建议》报告中称,为深化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美国防部应调整人工智能管理架构,使权力和资源与其扩展人工智能的任务保持一致;与工业界和学术界密切合作,推进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国防部吸纳高技术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自主建”和“合力推”双线推进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的背景下,其他国家或将为维护自身安全利益,针锋相对推进相关军力建设。根据俄罗斯新近颁布的《2021年至2025年俄联邦国防计划》,俄军未来将大力发展“具有人工智能元素的武器和装备”。可以预见,在美国助推下,全球主要军事大国间的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将愈演愈烈,相关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