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中望软件于2021年3月11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150.5元/股,上市后持续上涨,2021年8月3日最高涨至665.96元,总市值一度突破400亿。
然而从2021年9月开始,中望软件整体呈现下跌态势,于今年4月18日股价最低下探至180.36元,创上市以来新低,与最高点相比,累计跌幅超70%。
中望软件大涨,大跌
中望软件是国内领先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供应商,过去20年成功构建了CAD/CAM/CAE为主的产品矩阵,实现了工业设计、工业制造、仿真分析、建筑设计等关键领域的全覆盖。
自产软件是中望软件的主要收入来源,分为2D CAD、3D CAD两类产品系列,其中2D CAD占自产软件收入占比70%以上。2D CAD及3D CAD产品销售收入均呈逐年上涨趋势。
按照应用环节,工业软件一般分为研发类设计类软件、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软件、业务管理类软件等。中国在研发设计类软件方面比较薄弱,因此中望软件被寄予厚望。
这也是这家公司在2021年3月上市之后,股价持续大涨的重要原因,投资者认为,国内发展自己的工业软件是必然趋势,而中望软件无论是从技术积累,还是营收增长上都表现良好。
然而为何后来又大幅下跌了?首先,一定程度受到解禁消息的影响,中望软件9月3日发布公告称,公司限售股份约60.81万股将于2021年9月13日解禁并上市流通,9月10日-13日两个交易日中望软件跌幅达16.59%,之后该股延续下跌态势。
其次,2021年9月、10月左右开始,科创板投资者整体热情不及之前,不仅仅是中望软件,不少芯片公司股价表现出下跌趋势,这时候上市的芯片新股涨幅也极低,不及上半年多数芯片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翻倍,甚至4倍到10倍的增长。
比如纳微科技,2021年6月23日上市,首日涨幅达到1273.97%;复旦微电,2021年8月4日上市,首日涨幅797.27%;普冉股份2021年8月23日上市,首日涨幅225.79%。
第三,市场热情过后,投资者更多考察上市公司的实际价值,中望软件虽然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事实上,它主要产品2D CAD与国外主流产品相比,仍存在超大图纸效率较低、API接口完备度不足、生态系统落后等差距。
另外在高端3D CAD、CAE领域的研发实力、技术水平、功能完备度、产品知名度及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与达索、西门子、PTC、ANSYS等欧美工业软件公司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第四,是它的盈利模式,中望软件主要通过永久授权模式向客户销售软件产品,收取授权费,也就是说公司对某一版本软件产品的授权是永久性的,后续只有客户需要对改版进行升级,才另外收取升级费。
而国外领先的工业软件企业采用订阅模式,因为这类厂商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开拓新客户空间有限,采用订阅模式,用户的长期采购成本就比较高,这样他们就可以每年都从原来的市场用户那里获得营收。
中望软件通过采用永久授权模式,对于用户来说,成本更低,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其拓展国内市场,然而也造成一个问题,它必须要持续开拓新市场才能有新的营收来源,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也将导致公司销售费用比较高。这就让其持续盈利能力成疑。
所有信息叠加,使得投资者对包括中望软件在内的上市企业信心不足,致使股价表现不佳。
工业软件国产化趋势
当前,国外工业软件已经形成巨头垄断的局面,在研发设计类软件领域,达索、西门子、欧特克等巨头占据技术和市场优势;在生产控制软件领域,西门子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在信息管理类软件领域,SAP、Oracle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的工业软件市场,也几乎被国外工业软件巨头企业垄断,根据工信部2020年发布的数据,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球比重的28.1%,而工业软件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7%。
近几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工业软件作为核心技术,重要性尤为凸显,虽然近段时间中望股份不被投资者看好,然而工业软件国产化却是必然趋势。
事实上,当前国内已经具备一定数量的软件企业,并且在某些领域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比如,运营管理类软件公司用友网络、金蝶软件等。
不过,在研发设计类软件领域还要重点突破,中望软件、浩辰软件、数码大方等企业都在积极加大研发投入,目前来看虽然差距很大,但持续进展的步伐也很明显。
就比如中望软件,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杜玉林日前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正在加大对华为、中车等大客户攻坚力度。
2019年底中望软件与华为开展合作,2020年华为成为其第一大客户,此外,中望软件还正与更多大客户结盟,比如与中车的合作从2D软件延伸到3D软件,2021年已经开展相关试点。
另外中望软件也在规划订阅模式,杜玉林透露,自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在开展业务推广的同时,也加强推广订阅模式。同时该公司还成立了信创团队,大力推进在信创领域的拓展。
总结
从上市大涨到如今大跌,透露出投资者对当前市场环境,以及中望软件技术实力,工业软件未来发展的信心不足,然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未来如果想要获得长期成长,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才是关键。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