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将在长沙举办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VRHCIAI 202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rtual Reality,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虚拟现实、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 

大会官网:http://www.vrhciai.org/
会议时间:2022年10月28-30日
会议地点:中国·长沙
截稿日期:2022年7月1日
录用通知:投稿后7-15个工作日
收录检索:EI检索

大会简介:
本次会议将于2022年10月28-30日在中国长沙盛大举行,由长沙理工大学主办,另有ESBK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青岛大学、郑州大学、杭州大学、广东省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协办。会议将围绕虚拟现实、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等相关研究领域,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尹宝才教授;重庆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副所长,智能信息处理与计算服务实验室主任李勇明教授;Dr. Milaan Parmar以及其他专家和学者将进行致辞与特邀报告。会议旨在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信息沟通平台、创新成果展示与推广的渠道。
大会主席:
尹宝才 北京工业大学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虚拟现实


尹宝才分别于1988和1993分别获得了中国辽宁大连理工大学的计算数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目前是北京工业大学的教授。现任北京市多媒体与智能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多媒体技术、跨媒体智能、多功能感知和计算机图形学。主持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在TPAMI、TIP、TNNLS、TMM、TCYB和TCSVT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并在INFOCOM、SIGGRAPH、IJCAI、AAAI等顶级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曾获国务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人工智能协会授予吴文军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主讲嘉宾
(1)李勇明 重庆大学

虚拟现实

担任“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副所长,“智能信息处理与计算服务实验室”主任,重庆市/重庆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重庆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教奖获得者,中国医促会生物物理与再生修复学会委员,重庆市慢性病管理创新产业联盟成员,浙江省湖州市太湖科技创新中心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专家,重庆市药监局评审专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议专家、教育部基金、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评审专家。为IEEE 、ACM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等。百度学术H指数为16,G指数为25;google学术H指数为10;Researchgate指数为23.63。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次,EI收录论文50余篇次。他引超过760次,最高单篇被引次数大于60次,他引论文中有3篇来自顶级期刊(IF均大于11分);获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

(2)Dr. Milaan Parmar 吉林大学

虚拟现实


他在吉林大学财经学院讲师,在高等教育行业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他专门教授数据挖掘、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以及R、Python和MATLAB平台的聚类算法。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他在计算机科学杂志上发表并合著了10多篇文章。他的研究重点是利用神经网络框架开发用于图像处理的功能性深度学习模型。建模工作旨在评估不同深度学习模型的组合,以改进图像重建。这些深度学习模型将有助于图像理解研究,从而从MRI扫描中发展疾病诊断。

(3)马楠 北京工业大学

虚拟现实


她是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IEEE/CAAI/CCF高级会员。她的研究方向是交互认知、视觉智能、知识发现和智能系统。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级项目5个。她是CVPR和其他国际会议的评审员和程序委员会成员。近年来,主持了“智能车辆与路网视景仿真交互系统”等六个企业项目。她的智能交互团队在一些智能驾驶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如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世界智能无人驾驶挑战赛的虚拟场景比赛。


征稿主题:
集中但不限于“虚拟现实、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等其他相关主题。

虚拟现实:合作与互动、虚拟现实平台、环境建模技术、立体合成与立体显示、触觉反馈技术、互动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系统构成、VR/AR的人工智能平台、优化和真实感渲染、虚拟现实的语义与认知、深度知觉、多模感知、数据生成、操作、分析和验证等

人机交互:安全人为因素、人类因素与工效学、安全驾驶行为、可用性测试、人体工程学、人机交互、用户界面设计、智能交互技术、人机混合智能、安全驾驶行为、可穿戴设备交互、人类因素与工效学、多智能体合作等

人工智能:智能搜索、知识获取、组合调度、模式识别、逻辑编程、软计算、复杂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系统、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工业过程建模与智能控制、智能计算与计算机游戏、语音识别与合成、机器翻译、计算机感知、计算机神经网络、知识发现与机器学习、智能建筑技术及其应用、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等


会议Workshop
支持各位学者以组建workshop形式投稿 ,即小型研讨会。针对每个workshop,组委会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持,择优推荐至大会合作SCI期刊。


投稿指南
1、请至会议官网::http://www.vrhciai.org/下载论文模板;
2、请根据以下几点准备您的论文:
1)论文必须是全英文稿件,且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
2)作者可通过Turnitin或其他查询系统自费查重,重复率不得超过20%,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
3)请您根据模板编辑您的论文,并将全文(word文档)发送至组委会邮箱: vrhciai2022@163.com
4)您的文章页面需要在5页,含公式图表等,超过5页需缴纳超页费;
3、审稿周期:所有文章将经过大会委员会审稿,审稿形式为单盲审;您将在3-7个工作日内收到审稿意见。
4、文章录用:若您的文章被录用,我们将以邮件形式通知您,您将收到以下文件:录用通知、审稿意见表、中文注册表。
5、注册缴费:请在收到录用通知后将以下注册文件发回:论文终稿、中文注册表、汇款凭证、学生证明(学生投稿)、查重报告

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vrhciai2022@163.com
组委会:邓老师Tel/Wechat:15575972016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