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力学原则

描述

1、强度计算和试验准则

对承受较大负载或扭矩的钣金位置,强度须经过计算,并安全合格。

必要时须有试验报告和数据。

2、均匀受载准则

通过构件设计,使受力载荷分布均匀,载荷不集中可以保证同等条件下,承受的应力成倍增加。

连续性和载荷均匀分布的设计可以实现。

机械结构

3、力流路径最短准则

力流优先走较短路径,刚度最大的路径。

力线连续。为提高构建刚度,尽量使力流路径最短,越短则受力区域越小,累积变形就越小,刚度就提高。

尽量保证力流线路的直线状态,这时力流路径最短。

机械结构

4、减低缺口效应准则

缺口效应的原因是力流在截面突变处,被迫急剧改变原有路径,因而力流抢近道引起近道局部力线拥挤,应力急剧集中上升。

机械结构

解决措施:

避免截面突变的设计,尤其是避免力流截面急剧变小;

降低缺口附近的材料钢度;

加预压力应力;

避免力流突然转弯;

孔、槽、螺纹、台肩等缺口处易发生,判定标准是界面尺寸变化的急剧程度。

5、变形协调准则

在力的传递中,构件会发生变形,变形不对称、接触面变形不匹配等都会引起走偏、应力集中等问题。

解决措施:

在接触面处,降低构件在力流方向上的刚度,以便减少对另一构件变形的阻碍,使变形同步。如轴承的轴固定架、天车的导轨。

机械结构

6、等强度准则

构件局部的应力和该处的材料许用值相等。

省材料、降能耗。

注意次要载荷的影响。

机械结构

7、附加力自平衡准则

力传递中,出现的无用力或力矩,白白增加损耗,通过让附加力自行平衡或抵消的方法解决。

解决措施:

平衡件;

对称安置。

8、空心截面准则

弯曲和扭转应力在横截面越远离中心越大,横截面中心很小,同等材料截面积情况下,空心的结构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

机械结构

空心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不一定就得是圆管形。空心结构的壁厚不能太薄,否则发生局部皱折而丧失承载能力。

9、受扭截面凸形封闭准则

受扭转作用的薄壁构件的截面避免开口形状,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低,扭转刚度就低。

机械结构

10、最佳着力点准则

力矢量经过横截面扭转中心,不会产生附加扭矩。

多个力的作用节点尽量使力矢量交汇于一处,避免附加弯矩,降低应力水平。

机械结构

11、受冲击载荷结构柔性设计

在有冲击载荷的情况下,加大其柔性,避免冲击,但快速响应特性会下降。

机械结构

柔性准则的措施:

增加等截面杆的长度;

避免截面突变;

安装缓冲器;

选用弹性模量小的材料。

12、避免长压杆失稳准则

对金属构件,压应力是拉应力的多倍,但受压状态下,失稳破坏会破坏强度,设计上应避免。应注意检查是否有细长杆受压结构。

改进措施:

加大截面惯性矩;

减小压杆长度;

加强支撑约束性;

截面形状与约束方式的最优组合;

合理选材。处于弹塑阶段的中小柔度杆,用高强度钢;对大柔度杆,高强度钢不能提高其稳定性,须用普通钢。

13、热变形自由准则

使结构因为受热的变形自由。

机械结构

具体措施:

留有热变形的间隔;

加膨胀节或将管道做成弯的。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