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是未来吗,RISC-V的未来发展趋势

描述

RISC-V是未来吗?这是我们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假设我们的意思是“RISC-V 将成为处理器市场中的主导 ISA 吗?”。这无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局面,并且在过去五年中发生了显着变化。

什么是 RISC-V,RISC-V 有什么作用?

RISC-V于 2010 年起源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花了数年时间才获得业界的关注。向前迈出的一大步是 RISC-V 基金会于 2015 年成立,这是一个推动 RISC-V 采用的非营利组织。2020 年初,RISC-V 基金会活动被重新命名并重新合并为总部位于瑞士的 RISC-V International。

我记得 2017 年在 Embedded World 上展出,Codasip 展台上突出显示了 RISC-V 标志。许多参观者问:“什么是 RISC-V?”,这表明欧洲的认知度很低。从那时起,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所有地区都对此高度感兴趣。

多年来,我们倾向于将处理器分为 MPU、MCU、GPU、APU、DSP 等孤岛。一些设备,如手机,在设计中会结合多种类型的处理器内核。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比如说,2016 年,MPU 世界由 X86 架构主导,而 Arm 主导 APU(应用处理器和手机生态系统)和 MCU。

RISC-V 比 Arm 好吗? RISC-V 是否优于 Intel/AMD 的 x86?这绝对是不同的,并带来了新的机会。今天,我们可以确定 RISC-V 正在推动的市场中的一些新趋势。让我们看看其中的 3 个。

趋势一:RISC-V 的性能正在上升

在 RISC-V 的早期,它主要用于学术项目。然而,到 2016 年,大量商业公司正在开发基于RISC-V ISA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可以说这对于 RISC-V 社区来说是一个相对容易的步骤,因为嵌入式开发人员习惯于从各种来源构建他们的系统,包括作为源代码提供的中间件。嵌入式内核的复杂性也更简单。

RISC-V

RISC-V 处理器性能呈上升趋势。资料来源:科达西普。

更具挑战性的是进入应用处理器,支持Linux 或 Android 等丰富的操作系统需要相当多的复杂性。就手机应用而言,有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RISC-V 供应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支持。尽管如此,RISC-V 应用处理器在使用 Linux 的系统中还有很多其他机会,并且可以选择 IP 内核,例如Codasip 的 A70 ,以解决中等性能。

最后,我们可以期待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在未来为高性能计算创建复杂的 RISC-V 内核。

趋势二:RISC-V 正在打破处理器类型之间的壁垒

随着半导体扩展失败,传统处理器分组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随着对特定领域加速器的需求越来越多,以实现具有成本效益的片上性能,越来越有必要调整设计以满足所需工作负载的需求。

RISC-V ISA 具有极简的基本整数指令集并提供自定义扩展,是创建特殊加速器的理想起点。

虽然某些应用程序(例如手机)具有复杂的遗留软件,短期内不太可能改变架构,但其他应用程序则没有限制。AI(人工智能)等新应用程序正在向 RISC-V 迁移,作为具有灵活性和可定制性的开放式 ISA 。在更遥远的未来,随着传统考虑不再适用,RISC-V 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趋势三:客户希望避免垄断供应商

最后,处理器市场有强烈的变革愿望。自 1980 年代以来,微处理器一直由 Intel/AMD X86 双寡头垄断,但在 1990 年代后期,Arm 成为了手机处理器市场上的事实标准。这种垄断进一步延伸到相邻领域,包括嵌入式领域。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经常听到工程师谈论“手臂疲劳”,并对关键市场的垄断地位和供应商锁定感到不安。然而,只要 Arm 可以凭借其广泛的产品系列宣称“瑞士中立”,就没有人会因为许可 Arm 而被解雇。随着软银的收购,这种中立性被严重削弱,现在失败的英伟达合并尝试让许多被许可人感到不安。

免费和开放的 RISC-V ISA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并可能成为市场巨变的催化剂。作为一个开放标准,它有可能在数十年内保持相关性,并且由于有多家供应商提供处理器内核,它可以避免供应商锁定。

RISC-V

RISC-V 出货量预计将强劲增长。资料来源:Semico 研究公司。

虽然没有人期望具有悠久历史的架构(例如 X86 或 Arm)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但​​几十年来设计师第一次在 RISC-V 中找到了可行的替代方案。随着 RISC-V覆盖的性能范围越来越广,生态系统迅速扩大,RISC-V 的市场份额将继续增长。Semico Research等市场报告反映了这一点,预测到2025年市场将消耗624亿个RISC-V CPU内核。

RISC-V 肯定有一个快速发展的未来,并且很有可能成为主导架构。

审核编辑:符乾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