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冲击100万辆!是国产供应链的胜利!友商压力山大?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近日消息,特斯拉计划在上海建造工厂,把产能扩大一倍,提升至年产100万辆,新工厂预计将生产Model 3、Model Y,年产能45万辆。
 
特斯拉在全球共有六座工厂,加州、上海、柏林、德州工厂负责整车制造,内华达及纽约工厂分别负责电池组、充电桩及太阳能屋顶的生产。
 
上海工厂承担了特斯拉近半的生产,2021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93.6万辆,上海工厂交付了48.4万辆汽车,占全球总交付量的51.7%。
 
马斯克曾表示,即便公司产能再提升50%,依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事实上,特斯拉早就有扩建上海工厂的计划,只是因为疫情原因扩产计划推迟。
 
然而如今全球芯片短缺,特斯拉为何在当下扩产,特斯拉上海工厂扩产一倍,对国产新能源汽车厂商有何影响?特斯拉加强在上海的制造是否也说明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强劲实力?
 
特斯拉为何在芯片短缺的当下扩产
 
过去一年多时间,因为芯片短缺,不少汽车厂商产能受到严重影响,也因此大多数车企2021年的销量都不是很理想,有数据显示,福特、通用汽车以及由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合并而成的Stellantis,2021年的汽车销量都低于2020年。
 
特斯拉虽然也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然而似乎并没有其他车企那么严重,从数据来看,2021年特斯拉在全球售出了93.6万辆汽车,同比增长87%,增长幅度很大。
 
与其他汽车厂商一样,特斯拉也无法获得足够数量的芯片,不过特斯拉却有办法减少芯片短缺对自己汽车生产的影响。
 
首先,特斯拉能够通过重写软件,使得他们可以使用不短缺的芯片替换短缺的芯片,而然传统的汽车厂商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这些厂商的计算软件和硬件都过分依赖供应商。
 
其次,特斯拉具有自研芯片的能力,大家熟知的有特斯拉自研的自动驾驶FSD芯片,因为自研芯片的能力,在缺芯的时候,特斯拉芯片团队可以自研芯片或者寻找替代芯片,特斯拉在去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提到,公司正在开发、验证新的微控制器(MCU),种类达到19种。
 
第三,特斯拉对车辆电气架构的升级,简化硬件配置,使得其减少对芯片的使用,从而可以大大避免受芯片短缺的影响。
 
汽车控制器(ECU)是实现整车功能控制的关键器件,由MCU、电源芯片、通信芯片、输入处理电路、输出处理电路等构成,微控制器在传统的车辆中为分布式架构,一辆汽车往往需要40-80个微控制器,加上传感器、计算芯片等,整车的芯片数量可能超过1000个。
 
而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没有传统汽车的仪表,没有大量的实体按钮,所有信息、娱乐都显示在一块中控屏幕上,这种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可以让车辆通过数量更少的集中车载芯片,控制电池冷却、自动驾驶等功能。
 
受芯片短缺影响较小,或许是特斯拉在当下芯片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仍然敢于扩产的原因之一,另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事实上,目前汽车芯片严重短缺已经呈现出消退的态势,不久前,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就表示,虽然芯片供应仍存在波动,不过与2021年底相比已经有所改善,今年下半年,芯片供应将会更加强劲。不仅是通用汽车,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此前也透露,供应情况正在好转。
 
可以预想,特斯拉现在开始扩产,预计等到新工厂投产的时候,汽车芯片整体缺货情况将会有大大的改善。
 
特斯拉扩产对国产新能源汽车有何影响
 
特斯拉此前在财报中强调,上海工厂已经成为特斯拉主要的出口中心,根据数据统计,2021年特斯拉工厂共交付48.41万辆汽车,其中有超过16万辆的海外市场交付,满足了欧洲、亚洲等10多个国家的需求。
 
特斯拉上海工厂占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绝大部分出口份额,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合会此前公布的中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特斯拉上海工厂1月份出口销量为4.05万辆,1月份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总量为5.2万辆,特斯拉出口量占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比例近八成。
 
可以说特斯拉上海工厂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口海外市场最强有力竞争对手,而特斯拉上海工厂再扩产一倍,其出口海外的汽车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海外市场将会面临更强有力的打压。
 
在国内市场也是如此,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快速渗透,此前在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谈到,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突破,产销同比增长160%以上,销量达352万辆。
 
未来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还将持续扩大,从如今的排名来看,比亚迪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特斯拉排名第三,长城汽车、广汽埃安、上汽乘用车、小鹏汽车、奇瑞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依次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TOP10的车企:
 

供应链
 

而一旦特斯拉上海产能从如今的50万辆左右的产能,提升到100万辆,那么其交付能力将会更强,而且其受芯片短缺影响比较小,就更可能在国内抢占更多市场,这无论是对于目前排名第一、第二的比亚迪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来说,还是其他布局新能源汽车的车企来说,都会带来比较大的竞争压力。
 
除此之外,特斯拉上海工厂翻倍扩大产能,必然需要获得更多零部件供应,而这也将有可能挤压国内其他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尤其是一些产销量规模比较小的企业,要知道不少大的零部件、芯片供应商,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都倾向于优先出货给需求量更大的客户。
 
中国汽车供应链或是下一个制造业增量市场
 
特斯拉在中国上海扩建工厂,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中国具有足够强大的汽车产业链供应体系,众多汽车零部件厂商聚集在上海及上海周边城市。
 
这次上海疫情对汽车产业的影响,从侧面也反映除了上海及周边城市在汽车产业链供应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宁德时代、中芯国际都在上海临港,数以千计的配套都在江浙沪地区。
 
事实上,特斯拉上海产汽车,除了自动驾驶算法和芯片外,其他基本零部件基本都是国产,比如,电池使用的是宁德时代的产品,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等原材料由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企业供应,电驱系统则是由中科三环、精达股份等企业提供。另外座椅、车身冲压件等由华域汽车、华达科技、威唐工业等企业供应。
 

 供应链
 

不仅仅是特斯拉,不少车企都倾向于更多的使用国产零部件,比如宏光MINI EV,其电池、驱动电机、电控、ABS、电子真空泵、制动助力器真空软管、天线、冷凝器、空调、 暖风机、电子加速器踏板,以及一些MCU芯片、隔离和接口类芯片等都由国产供应商提供。
 
以前,中国手机供应链随着手机市场的不断扩大,而走向成熟,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重要领域,不过现在因为手机销量增长缓慢,手机供应链也迎来的增长瓶颈,而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渗透,国内汽车供应链正在快速成长,预计中国汽车供应链将会成为继手机之后的又一个制造端的增量市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