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MIND:赛道放缓,先行者光环消失,后继者扎堆涌入,当红利不再,机器人企业该何去何从?”
热度虽在,市场却降温?
在疫情催化之下,扫地机器人市场经历了“爆炸式”发展,然而在“激进期”之后,行业发展态势已然回归冷静。
虽然赛道一直高热,且扫地机器人在我国的渗透率极低,但并不意味着短时间内可以容纳更多资本,随着玩家不断涌入赛道,企图复制头部企业成功路线,但结果却是过度膨胀的资本导致市场从蓝海迅速走向红海,当红利不再,行业已然开始降温,赛道的头部企业科沃斯、石头市值接连大幅缩水,资本市场开始呈现利空信号。
同时价格的高企,也直接导致了销量的下降。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扫地机器人线上市场同比增长了23%,线上销售均价为2395元,同比增长了28.83%,2021 年扫拖机器人行业线上销量同比下降11%,今年 1 月更是下降超20%,销量仅为29. 42 万台。
对于需求端,在智能生活的背景下,用户对于智能化的要求不断升级,需求不再只是扫地、拖地,更智能、更方便成为了核心痛点。然而对于目前的机器人产品,却存在种种问题。
高端低端差距大,效果参差不齐
目前,市面上的扫地机器人的品牌较多,价格大多分布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之间,不同价位的机型不管是在用料还是技术上,可以说差别极大,这就导致高端和低端产品的性能表现差距巨大。
低端产品由于大多采用较早期的导航技术,如惯导方案等,导致扫地机器人普遍存在扫地效率低、避障差、运行不稳定、功能缺乏(如无法自动回充)等缺点。
而目前主流的高端产品,大多采用最新的“激光+视觉传感器”融合导航技术,在导航、避障、功能丰富度方面提升明显,同时清洁功能也进一步升级,如扫拖一体、自动清洗拖布技术的应用,使得扫地机器人的口碑不断回暖,不过这类产品的价格往往极高,目前集中在4000-5000之间,消费者的选择较少。
事实上,新技术的应用导致成本上升本是无可厚非,再加上今年,上游芯片短缺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情况进一步加剧,扫地机器人的价格还在持续上涨。但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过程性涨价是良性的,较急剧的涨价策略对于整个市场却并非好消息。
智能化程度仍需提升
在智能化方面,除了极少部分的扫地机器人产品,大多数产品的智能表现比较一般,新导航技术的应用虽然把机器人从“难用”提升到“可用”,但距离“好用”仍有一段距离,其次新技术本身的成本问题也导致市场的整体应用覆盖面非常有限。而在智能化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无论高端还是低端产品,机器人显然都需进一步迭代,如支持3D语义地图、AI识别、立体避障、智能决策等。
INDEMIND作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关键AI技术供应商,已经深耕行业多年,在机器人的导航、避障、决策、AI交互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且拥有面向机器人企业从0到1搭建产品的全栈式技术能力。INDEMIND通过对行业需求深入分析,以及对使用场景的深入理解,推出了RBN10家用机器人AI解决方案,能够快速适配各种家用机器人产品,满足产业链下游客户的各种场景化需求。
RBN10家用机器人解决方案不同于市面上单纯的导航技术或产品,它是以INDEMIND自研的INDEMIND OS(机器人通用底层AI操作系统)为核心,以视觉自然导航技术为主导,搭配一体化标准模组,能够为机器人提供导航定位,图像识别、路径规划、交互决策等多种核心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家用扫地、陪护、教育、玩具等家用服务机器人平台。
在应用表现上,RBN10家用机器人AI解决方案拥有多种优势:基于自研的AI解决方案采用轻量化模型,对算力配置要求较低,且自身拥有标准化的控制接口,能够快速适配各种机器人平台,搭配自研一体化模组硬件,以持平单线激光雷达的成本,即可达到“激光+视觉传感器”融合方案的导航精度水平,同时拥有超过融合方案的避障、识别及交互能力。
借助独有的立体视觉技术,RBN10家用机器人AI解决方案拥有的AI识别和交互能力,可以识别各种环境信息,创建包含环境语义的三维地图,通过交互决策技术可以自定义安全、搜寻、跟随、自主寻路等多种智能逻辑,大幅提升机器人的智能表现。
在实际测试中,导航精度实现绝对定位精度<1%,姿态精度<1°,足以媲美激光雷达。在识别及避障表现上,能够立体识别人、动物及十几种大类家居用品,物体识别精度<2cm,配合智能决策,还可对不同障碍物实现策略化避障。
此外,INDEMIND还提供成熟的硬件参考设计和量产设计服务,借助INDEMIND自身产业链资源,可帮助客户快速实现量产,大大降低企业的研发周期和投入成本。
机器人企业如何在红海中突围,答案显然还在产品本身。要提升产品竞争力,降成本、增性能显然是不二路径。
审核编辑:符乾江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