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维信息在隧道智慧化建设过程中的创新成果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赛文交通网举办了以“新基建下的智慧隧道技术应用与实践”为主题的线上研讨会。拓维信息战略咨询部副总经理、拓维信息&中南交科智慧交通联合创新实验室副主任尹雁青受邀出席,以《基于OpenHarmony+AI智慧隧道创新方案》为主题,聚焦隧道的全要素智慧运营管控,分享联合创新实验室在隧道智慧化建设过程中的创新成果。

数智联创

构建智慧隧道新范本

交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也是新基建领域的核心话题。在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关于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当中,明确践行“交通强国”战略,要求大力推动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

隧道公路路网中监管难度最高的路段,要实现传统隧道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先进信息技术对隧道基础设施建设的赋能,当前还面临着三大难题亟待解决:即安全事故多,应急指挥难;能源管控难,运营成本高;智能程度低,监管难度大。

贵州,是由千桥万隧串联起的省份,独特的地貌特征带来不一样的交通环境,是智慧隧道落地的最佳地域所在。

拓维信息基于在交通信息化深耕积累的经验,与身处贵州的中南交科联合成立国内首个基于OpenHarmony的“智慧交通联合创新实验室”。双方将共同致力于通过OpenHarmony面向公路领域的软件发行版,打造以智慧隧道为代表的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形成全国智慧交通行业标杆与场景示范。

全联接、全智能、全感知

点亮智慧隧道

“智慧隧道创新方案”,是一套以云网边端协同技术架构,实现智慧隧道全要素融合的创新方案。方案通过在隧道系统中深入运用OpenHarmony、AI、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从操作系统和国产计算基础设施出发构建一个“全联接、全感知、全智能”的数字隧道世界。

全联接:破解隧道设备之间的边界

照明、通风、指示标示、监控、检测、消防.....隧道场景中的设备极其复杂,面临着设备接口不一、软件协议不一等难题。对此,创新方案借助OpenHarmony这一根技术赋能,对隧道6大类机电类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依托操作系统中分布式软总线、设备虚拟化等技术加持,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支持高速隧道等场景行业统一协议,灵活部署,实现不同厂商各个设备的统一管理,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有序控制、配置和收集网络中的海量数据。同时,该创新方案还能打通所有隧道设备之间的“边界”,实现隧道设备的分布式数据智联,以伴随式数据采集赋能创新业务应用。

全智能:构建隧道“超级智能终端”

传统隧道设备大小不一、规格不一、功能不一,使得隧道设备智能化成本高、难度大。创新方案以OpenHarmony这一国产操作系统为基础,得益于其采用的组件弹性化设计,能够针对隧道不同设备“剪裁”出不同大小、功能的操作系统。同时,拓维信息及旗下开鸿智谷还在不断推动适配各类芯片、模组,全面降低硬件智能化成本和准入门槛。

设备智能化升级后,OpenHarmony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能在操作系统层面实现所有隧道设备的统一调度以及传感器协同使用,打造一套隧道“超级终端”,让隧道更便捷、更安全、更环保。例如:隧道照明设备能够通过“超级终端”体系内的光线感应、车辆感应等,及时调整进出时的灯光亮度,降低“黑、白洞”效应的影响,同时还能根据隧道内实时车辆情况,合理调整灯光亮度,按需照明、节能减排,实现隧道整体的“低碳化”运营。

全感知:慧眼所达,全息全知

作为交通场景中的“黑盒子”,隧道往往面临着实时监控受限。针对这一现状,创新方案深度融合“数字视网膜平台”能力,可以在不更换现有监控终端的情况下,构建一套“端边云协同”视觉计算架构,通过边缘AI一体机,对隧道拥堵、火灾、交通事故、抛洒物等隧道事件进行实时识别,实现事件有效视频智能提取和AI流量卸载处理,并通过视频编码、特征编码以及联合优化处理,将分析结果“零时差”推送至云平台进行告警及相应的处置流程,做到发现早、定位准、响应快,实现隧道监控的全息全知。

“全联接、全感知、全智能”,既是为了助力隧道运营管控朝着更智慧、更安全、更便捷、更环保的方向发展,也是对传统公路交通系统的运营模式、管控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和重塑,进而推动整个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未来,拓维信息将继续夯实“OpenHarmony+鲲鹏+昇腾AI”等国产技术基座,不断融合大数据、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能力,以全栈国产自主可控助推交通“新基建”。同时,拓维信息也将积极开展生态合作,通过“智慧交通联创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聚合上下游产业链生态聚集,开放共享、能力共建,共创全场景智慧交通新生态。

原文标题:从OpenHarmony+AI,看一条隧道的“智慧”蝶变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拓维信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