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博伦通信发布真实世界的边缘网络测试研究报告

描述

近日,领先的下一代设备和网络测试和保障解决方案供应商思博伦通信发布了一份评测分析研究报告,该项研究由STL Partners主持并基于真实世界边缘网络测试和150家企业调研完成。这份题为“透过时延看本质 - 多接入边缘计算(MEC)业务时延的预期vs现实”的报告提供了诸多深入的见解,包括对MEC性能测量最为重要的项目、通过今天的网络可以实现哪些目标,以及在近期拥有最大创收潜力的用户案例。

思博伦市场战略总监Steve Douglas指出:

思博伦发现在2021年,随着客户竞相实现支持5G,运营商5G相关的业务订单同比增加了超过50%。不断加剧的不仅是市场竞争,疫情的影响也使各类商业自动化计划纷纷提速。因此,运营商与公有云供应商建立起了早期合作伙伴关系,重点关注于边缘网络交付低时延的服务,这也是我们这份报告的主要关注点。

随着5G的到来,人们对尽可能接近实时的更强响应能力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思博伦负责移动服务策略的高级总监Rich McNally认为:“我们与世界领先的运营商合作,对MEC网络架构下提供接近实时的时延性能的期望产生了浓厚兴趣。将云计算能力推向网络边缘被视为可以满足一致且最佳的时延和低抖动性能要求,并能为企业提供更高的服务可靠性的一种方式。”

McNally进一步指出:

我们的研究表明,行业中已经有了一个坚实的起步,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通过我们的5G评测服务项目,我们看到现实世界中MEC服务的时延性能可能会随着时间和跨地区而显著波动,且上行和下行链路之间缺乏对称性。最终,必须对时延性能进行全面的端到端管理,以实现期望中的可靠的客户体验,并满足服务等级协议(SLA)的要求。

该报告基于思博伦部署于真实世界的边缘网络进行测试,以及电信行业分析师STL Partners对潜在边缘计算客户进行的150多家企业的调研。其中主要结论包括:

时延一致性 – 企业用户几乎都将时延一致性放在最高优先级,目的就是为其计划部署的边缘应用提供足够的支持。有56%的企业用户希望并愿意为保证达到不超过预设窗口的时延支付SLA费用。大多数(66%)企业用户需要50毫秒或更低的时延。更有37%的企业用户最需要的时延窗口范围为20-50毫秒。

需求脱节 – 在需要怎样的时延、何时需要和哪些用例需要这些方面,边缘应用需求和供应侧是脱节的。各方对所需实际时延数字/范围的缺乏基于准确数字的理解。企业用户对何时网络和3GPP标准能够实际支持这些要求的理解也不尽一致。

短期边缘计算机遇 – 在线游戏、视频分析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将主导短期边缘计算机遇。它们对低时延的需求强劲,而且其独特的要求也将会不断快速演进,因此会与当前的现实无法完全同步,至少要等到5G边缘计算解决方案能够提供连贯的低时延时才有实现的可能。在线云游戏会受到时延大小、时延波动和对称带宽的直接影响,但当边缘计算能够提供这些能力时,在线云游戏必定会欣然使用。

不同地区MEC的时延差异 – 这些评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的时延存在巨大的差异,不仅是云和MEC实施之间,也包括同一地区中不同地点之间的差异。要想保证全国统一的SLA水平将会非常困难。而且,如果不同城市的时延窗口性能天差地别,应用开发商将很难设计出可以适用于所有地方的解决方案。

改善MEC时延的若干建议

建立正确的测试体系。 任何的改进均始于测量。应用测试配置应考虑到模拟所需要吞吐量的数据量、模拟包/帧分段的大小,以及保障全局性结果所需的发包速度。测试应当在所有目标地区中执行,以衡量所有客户地区的性能一致性。

实现5G独立组网升级的优势。 升级至5G独立组网(SA)的早期工作已经证明可以将网络的时延降低20%以上,而且已经有超过450种设备和产品形态能够支持5G独立组网。

适用于行业的专有MEC与公有MEC。对于企业和各行业而言,在企业所属场所实施的专有5G MEC可以提供进一步降低时延的潜力,因为它具有邻近本地化的处理工作的优势。本地节点可以提供接入公有云和MEC的访问能力,而专有MEC可以针对时延敏感应用获得优化,主要涉及的便是可能会影响性能的空中和传输网络。

实施3GPP标准更新。5G标准开发的重点就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增强可靠的低时延性能。  

      审核编辑:彭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