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破万亿!比亚迪带火的智能座舱芯片 国产厂商最新芯片大PK!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  文/章鹰)5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最新数据,经历4月的阵痛期后,5月逆风翻盘,汽车产销呈现明显恢复性增长。5 月,汽车产销分别为 192.6 万辆和 186.2 万辆,年减 5.7% 和 12.6%。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 46.6 万辆和 44.7 万辆,年增 113.9% 和 105.2%。1-5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 207.1 万辆和 200.3万辆,年增 114.2 % 和 111.2%。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火热销售,智能座舱的渗透率水涨船高。行业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已过50%。上个月刚刚结束的深圳国际汽车展上,比亚迪、小鹏、蔚来、荣威、理想、福特等主流车型智能座舱的标配率目测在80%以上。

高通

图:比亚迪汉EV标配Dlink 4.0车机系统

5月份,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4,183 辆,特斯拉32,165 辆。5月10日,比亚迪的市值突破万亿,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表示,新能源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慧化”,智能座舱域和自动驾驶域作为近期智能汽车发展的两个焦点,智能座舱芯片的国产化进展如何?本文进行详细分析。
 

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和主要玩家

未来智能汽车市场成长空间巨大,根据ICVtank预测,到2026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达687亿美元,CAGR达25.4%,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440亿美元,CAGR约11.3%,未来5年中国市场年复合增速达11.6%,领先全球增长。
 

从功能来看,智能座舱承担了“第三空间”使命,不断与IVI、DMS/OMS、语音识别以及ADAS功能融合,车内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对座舱SoC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市场上智能座舱芯片的主要玩家有高通、瑞萨、NXP、德州仪器。目前高通是高端智能座舱芯片最重要的供应商,瑞萨、恩智浦、德州仪器等厂商则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配备的芯片算力差异显著。
 

“尽管一颗8155芯片的出货价格达到250美元以上,但是车企还是争相配置,国内自主品牌尤其热衷于将配备高通芯片作为卖点,例如蔚来ET7、理想L9、埃安新款LX、吉利星越L、长城WEY摩卡和威马W6等。”一位汽车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部分热销车型智能座舱芯片选型

高通

 

图:电子发烧友根据公开数据制图

国产智能座舱芯片有何作为?本文重点分析杰发科技、芯擎科技和瑞芯微等重要芯片厂商的产品进展。
 

杰发科技座舱芯片已经上量

四维图新旗下的杰发科技,在汽车芯片领域已经有了深入的布局,包括汽车应用处理器SoC,车规级微控制器MCU,车载音频功率放大器AMP和胎压监测专用芯片MEMS。据悉,杰发科技(AutoChips)的智能座舱芯片AC8015已于2021年3月实现前装量产,在国内入门级智能座舱芯片市场的份额不断成长,截至2021年底累计出货已超20万片。
 

杰发科技副总经理、上海途擎总经理马伟华对媒体表示,在智能化时代,主流汽车消费市场的座舱方案仍以性价比较高的传统IVI/DA+组合液晶仪表方案为主,国内热门车型销量TOP15中,超一半以上的车型均采用此方案。马伟华表示,智能座舱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向融合型发展,只有多样化的智能座舱方案才能进一步满足汽车智能化发展对智能座舱的需求,持续提升智能座舱渗透率和匹配率。
 

为什么智能座舱芯片的国产化春天到来?马伟华指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加速,一方面,欧美日厂商的智能座舱芯片缺货,二是国产Tier1和汽车平台崛起,希望可以采用国产车规级MCU、智能座舱SoC,完善自身供应链,这些都呼唤国内芯片企业对市场需求做出即时响应。
 

杰发科技的AC8015芯片瞄准市场容量最大的入门级智能座舱应用市场,这款芯片历经2年自主研发,2021年3月正式实现前装量产的新一代智能座舱应用处理器芯片,该芯片CPU采用Cortex A53×4+R5F×2架构,搭配Mali-T820 MP2 GPU,内置2颗高性能Hi-Fi3 DSP,支持1080P双高清异显,最大支持1920×1200显示分辨率,支持车载以太网、PCIe、USB3.1等多种接口,符合AEC-Q100车规认证。
 

马伟华介绍,这个芯片系列有三个产品:包含入门级AC8015I(2.5D液晶仪表+ Display Audio)、中阶级AC8025E(3D液晶仪表+IVI中控+360环视)、中高阶级AC8025H(3D液晶仪表+IVI中控+副驾屏+空调屏)。 2020年6月,杰发科技获得了Tier德赛西威的定点项目,2021年3月正式实现前装量产。截至2021年底,基于AC8015芯片打造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已有20余款量产上市,覆盖了广汽传祺、上汽名爵等厂商的多个高性价比车型。
 

他还重点介绍了杰发科技面向中高端的自研智能座舱芯片AC8025,AC8025采用高性能的8核组合CPU(2*A76+6*A55),提升SoC整体运算性能,内置高性能NPU,仪表安全显示符合ISO26262 ASIL-B认证要求,可在座舱域扩展融合ADAS应用,具备高性能和应用的高安全可靠性。
 

马伟华分析说,高通8155芯片定位的是旗舰汽车的智能座舱,杰发科技提供的是中高阶以下的座舱方案。高通8155芯片,后续迭代推出的将是8259芯片,算力达到30TOPS,高通的实力非常强。杰发科技的AC8025比高通6155强一些,但是比高通8155芯片相对弱一些。
 

芯擎科技推出7nm车规级座舱芯片

“2021年10月26日,凝聚芯擎科技300多位工程师心血,历时2年多开发周期的国内首款车规级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SE1000(龍鹰一号)成功流片返回芯擎科技,在抵达芯擎科技上海实验室后,10分钟CPU启动,30分钟内顺利点亮,24小时LPDDR5 全速工作及主要外设打通,48小时多核操作系统稳定运行,经过团队实测,目前芯片所有参数均达到设计标准。” 芯擎科技副总裁兼产品规划部总经理蒋汉平博士表示。
 

芯擎科技是吉利控股集团子公司亿咖通科技与安谋中国共同出资建立的本土芯片企业,于2018年正式成立,在北京、上海和美国均设有研发中心,主要有智能座舱芯片、自动驾驶芯片、车载中央处理器芯
片三条产品线。

高通

 

“龍鹰一号”集成了87层电路、88亿晶体管,芯片面积仅有83平方毫米,CPU算力能够达到90~100K DMIPS,GPU算力900+GFLOPS,NPU算力达到8TOPS。支持12路2/3MP 60帧原始摄像头数据输入,支持7屏4K/2K 60Hz不同源的独立显示,内置了ASIL-D等级的功夫安全岛,助力安全应用。“龍鹰一号”几项核心参数和高通的旗舰芯片8155已经非常接近。
 

蒋汉平博士指出,“龍鹰一号”采用LPDDR5内存,这是在座舱SoC首款商用,最高性能达到6400MT/s,提供51.2GB/s内存带宽,有效支撑各类娱乐、图像和AI处理需求;PCIE Gen3,总带宽高达32GT/s,支持连接WiFi6、NVMe SSD多种设备,提供片间高速互联能力扩展算力;1G Ethernet TSN,支持低延时且具有实时QoS服务保障的专业音视频传输,汽车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等物联网工业领域应用;USB3.2 Gen2 DRD,带宽高达10Gbps,为车载流媒体传输、即时存储、通讯延长及安防监控提供大数据量的高速传输。
 

据悉,2022年“龍鹰一号”将完成量产和整车测试,正式应用于吉利的新车平台。2023年多款搭载“龍鹰一号”的车型量产。
 

瑞芯微发布8nm智能座舱方案RK3588M

今年3月,瑞芯微发布了智能座舱方案 RK3588M,这款产品的运算性能可实现“一芯多屏”,即一颗 RK3588M 同时驱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液晶仪表板、电子后视镜、后排头枕屏等多块屏幕,形成可靠的智能网系统。
 

作为瑞芯微旗舰SoC芯片,RK3588M主要应用于智能汽车领域的智能座舱及ADAS产品领域,采用8nm先进架构,四核A76+四核A55八核CPU,大核主频2.1GHz,小核主频1.7GHz。具备8K显示/视频、原生七屏显示、6 Tops NPU、QNX Hypervisor、原生2路TypeC、双16M ISP+至少12路摄像头特性。
 

瑞芯微高级副总裁陈锋表示:“RK3588已在汽车智能座舱、Arm PC、平板电脑、高端摄像头、NVR、8K大屏设备、云服务及边缘计算、AR/VR等八大方向布局。RK3588M的A76+A55 8核CPU,6屏显示能力,以及具备多达6路的摄像头接口和最高48M的双HDR ISP能力,给车载座舱提供了强大的芯片算力基础。”
 

瑞芯微推出了RK3588M 360° 全景环视方案,这个方案已经加入了 360° 环视算法,可与 8K 分辨率的图像传感器连接,通过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的捕捉与智能的视觉算法配合,可以将汽车外部环境在车载屏幕中实时呈现,从而提升行车人员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驾驶员通过中控大屏,可以直观地看到车辆所处的位置、周围的行人、障碍物等,实现从容操控车辆驶过复杂路面或泊车入库,有效减少剐蹭、碰撞等事故的发生。

目前,瑞芯微RK3588M已获得众多合作伙伴的认可,将在未来上市的车型中得以广泛应用。
 

全志科技车规级SoC芯片上车加速

全志科技公司2014 年开始布局智能车载芯片,经过长期技术积累与应用检验,车规级T5/T7 等系列SoC 芯片终获大规模落地,应用于长安、上汽、一汽、小鹏等前装车厂。

高通
 

全志科技T7是专门针对智能座舱打造的六核Cortex-A7应用处理器。该产品集成了全志自主研发的TV-Decoder、2D加速器G2D、EVE、4路数字摄像头接口、双路ISP及H.265 编解码等IP,适配Android、Linux、QNX等车载操作系统,实现了全天候多路高清行车记录、360°全景泊车和高级安全辅助驾驶ADAS功能。

T7芯片设计灵活,可广泛应用于车载中控信息娱乐系统、全液晶仪表、360高清全景环视系统、ADAS / DMS系统、流媒体后视镜、云镜等领域。
 

小结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预测可能接近450万辆,10万到70万的车型可能是智能座舱发力的主力区间。高端智能座舱芯片的算力比拼仍在继续,最新骁龙8259的GPU算力达到30Tops,华为麒麟990A采用7nm制程,AI算力强大。芯擎科技、瑞芯微围绕先进制程都推出了中高端的智能座舱芯片,杰发科技、全志科技的座舱芯片陆续上车,推进座舱芯片国产化的进程。
 

现在国内芯片企业开始与Tier1、OEM深度合作,在硬件平台上共同开发软件,形成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相信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更多的厂商加入这个赛道,中国在智能座舱芯片的多元化方面可以更进一步,打破国外大厂垄断的局面。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微信号zy1052625525。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Nancyfans 2022-06-13
0 回复 举报
不知道电池啥时候能升级一下 收起回复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