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DCDC芯片主要玩家及2021年的销量情况

描述

(文/程文智)根据ICInsights的数据,2021年模拟芯片实现了739.14亿美元的收入,相比2020年的569.55亿美元增长了30%。其中,TI以141亿美元营收独占鳌头,ADI以94亿美元营收紧随其后。在排名前十的厂商当中,TI、ADI、ST和英飞凌一直都稳定在前5中,且这前5家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51.5%,超过了半壁江山。

 

DCDC芯片

 

不过,这几年来,国内模拟芯片企业也成长得比较迅速,特别是在电源管理芯片方面。电源管理芯片一般包括了DC-DC、AC-DC、LDO、LED驱动芯片、马达驱动芯片、充电管理芯片、充电保护芯片等多种类型。今天我们聊一聊国内DC-DC芯片市场的情况。
 

国内DC-DC芯片市场的主要玩家有哪些?

这几年,国内有不少企业在做DC-DC芯片,有已经在这个市场经营多年的圣邦股份、思瑞浦、上海贝岭、蕊源半导体、希荻微、芯朋微、力芯微、富满微、纳芯微、芯龙半导体等,也有这几年才开始涉足的艾为、晶丰明源,以及必易微等。


我们根据2021年的年报以及各公司的官网,以及公开渠道的信息做了一个整理,在我们统计的国内模拟企业当中,DC-DC芯片产品型号最多的公司是蕊源半导体,该公司有430余款DC-DC芯片;其次是圣邦股份,该公司有70余款;芯龙半导体也有70余款;然后,芯朋微有20余款;希荻微有15款,该公司主要以给大客户定制料号为主。其他公司的可销售DC-DC产品料号并不多,基本都在10款以下。
 
当然,这其中有些是刚进入不久的公司,比如晶丰明源在2020年成立了AC-DC事业部,重点向家电内置AC-DC电源芯片,及应用于充电器、适配器的外置AC-DC电源布局。随后又成立了DC-DC事业部,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该团队已经有61人,且2021年,在DC/DC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完成了数字多相控制器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给英伟达等公司送样。
 
必易微也是在2020 年9月开始布局DC-DC类产品,且已于2021 年12 月底完成送样,2022年3 月实现产品量产,但目前该公司的官网并没有列出该类产品的具体型号。
 
此外,艾为也是这两年才开始进入电源管理类芯片领域,目前其官网显示的产品型号有6款。
 

DC-DC芯片销售规模

特别是去年,国内外的芯片公司的销量成绩都非常亮眼。根据圣邦股份2021年的年报数据,其销量达到了48亿颗,当然,这是包括LDO 芯片、微处理器电源监控电路、DC-DC 芯片、背光及闪光灯LED 驱动器、AMOLED电源芯片、PMU、OVP 及负载开关、电池充放电管理芯片、电池保护芯片、马达驱动芯片、MOSFET 驱动芯片等芯片在内的数字。实现了约22.38 亿元的收入,其中电源管理芯片约15.29 亿元,遗憾的是,该公司并未披露DC-DC 芯片销售收入。
 
据蕊源半导体的招股说明书介绍,2021 年度,该公司芯片总销量规模达18.75 亿颗,实现收入3.26 亿元,其中DC-DC 芯片总销量达11.08 亿颗,实现收入2.29 亿元。

 
其他的几家公司中,销量超过50亿颗的还有上海贝岭和富满微两家,其中上海贝岭销售了约60亿颗芯片,其中电源管理芯片约为43亿颗,包括了DC-DC芯片、LDO 芯片、电压检测芯片、充电管理芯片、负载开关芯片、继电器驱动芯片、LED 驱动芯片等产品,总收入达到了19.6亿元;富满微则卖出了53亿颗芯片,包括包括AC-DC 芯片、DC-DC 芯片、电源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SB 识别&限流芯片、同步整流系列等类型芯片,实现了13.6亿元的总收入,其中电源管理类芯片的收入约为3.63亿元。
 
力芯微的电源管理类芯片主要以LDO芯片为主,该公司在2021年总共卖出了35亿颗芯片,其中电源管理类芯片约33亿颗,实现了总收入7.72亿元,其中电源管理芯片约为6.62亿元。
 
希荻微在2021年的销量达到了4亿颗,其中DC-DC芯片约3.3亿颗,总收入达到了4.63亿元,其中DC-DC芯片约为3.3亿元。
 

此外,必易微、晶丰明源等公司由于DC-DC产品还处于送样阶段,应该还没有实现收入,所以这里就不统计了。

总结

从DC-DC料号数量和销量情况来看,国内DC-DC半导体企业基本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无法与国际模拟巨头相提并论,只是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实现了替换。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