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器拆解|降价不减量?产品售价不及半颗芯片,老板是赚是亏?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诚)下载调试器(芯片烧录器)对于很多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而言并不陌生。下载器是一种可以将程序写入可编程集成电路的一种工具,通过应用场景来区分,可以分为通用型下载器、量产型下载器以及专用型下载器三种。
 
烧录
 
近日,小编在网上购入了一款创芯工坊的通用型下载器,并进行了拆解。虽说这款下载器的价格非常便宜,但这个品牌可不简单。该品牌支持非常多的芯片品牌和型号,并且还受到了众多原厂官方的推荐。
 
这是一款支持ARM架构的MCU程序下载器,型号为PWLINK2 Lite,是PWLINK2(标准版)的教育版。虽然它是教育版,并在适配品牌上做了限制,但这对使用体验的影响并不大。据官方介绍,标准版PWLINK2支持所有已适配品牌的芯片,教育版PWLINK2 Lite只能在已适配的品牌中挑选5个进行使用,但经过实测发现,这5个适配芯片的品牌可在web端随意更换。
 
下载器拆解
 
价格只有标准版的1/5,厂商会不会在硬件配置方面做减法呢?
 
烧录
引脚及引脚定义图
 
这款下载器采用的是10 Pin的设计,并将每个引脚的定义标注在了金属外壳上。如用以与目标芯片调试模块通讯的SWDIO/SWCLK,作为串口使用的RX和TX,以及为芯片供电GND和VDD等引脚都进行了标注。
 
在这款下载器中一共有两个GND和两个VDD引脚,与以往一些第三方下载器不同的是,两个VDD的引脚输出电压均默认为3.3V,如果所要烧录芯片的工作电压为5V,那就需要通过软件对该引脚的输出电平进行重新配置。
 
烧录
 
拆开之后可以看到,下载器的主板使用了热缩膜进行塑封,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主板上凸起的器件与金属外壳相接触,造成设备的损坏。
 
烧录
 
从元器件错落有致的布局以及元器件的焊接工艺来看,绝对不输某些品牌大厂,这应该也是受到很多芯片原厂推荐的原因之一。
 
该下载器采用的是一颗兆易创新GD32系列的MCU作为主控,主要用以负责对通讯接口、定时器、时钟等外围电路的控制,并将电脑端传来的数据按照规定的时序送入目标芯片进行编程。
 
同时,厂商还考虑到了USB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静电带来的干扰问题,分别在这两端使用了两颗TVS管,用以提高通信接口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信号与数据的完整性。
 
最常见的就是带USB接口的热拔插设备,如相机、U盘、蓝光光驱等,此类设备在插入USB接口时会产生噪声的瞬变,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USB控制器或系统的损坏。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带有USB接口的电路中使用TVS管,以防止静电数据传输造成干扰。
 
烧录
 
位于板子背面USB输入端附近是两颗并排的3.3V稳压管。经查数据手册得知,这两颗稳压管的最大输出电流各不相同,位于上方丝印为HT7833的稳压管最高支持500mA的输出电流,下方丝印为OB21的稳压管最高支持700mA的输出电流,而PWLINK2 Lite的产品参数显示,它的最大输出电流为700mA。
 
初步判断这两颗稳压管将USB口的输入电能,组成了两个独立的供电系统。流经丝印为HT7833稳压管的电流,将会直接为板子上的其他元器件进行供电。而流经丝印为OB21的稳压管将会直接为被烧录端供电。
 
烧录
 
板子的中部是3颗丝印为CT2J的芯片,集合下载器的电路分析,这三颗芯片因改为TI的SN74LVC2T45电平转换器,该电平转换器支持1.08V至5.5V的电压输入,1.65V至5.5V的电压输出。电平转换器的主要作用是解决不同电路模块之间,会出现电压域不同的问题。在该下载器中主要是用来满足被烧录端不同的电压需求,在芯片的烧录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通过对MCU的配置选择合适的输出电压。
 
烧录
 
在下载器的尾部是一颗8MHz的晶振,也是这个下载器的关键,主要起到建立有效时序的作用,如果损坏烧录工作将无法进行,并且它的频率还与程序的下载速度有关。
 
成本评估
 
这款教育版的下载器的售价为9.9元,比标准本的还便宜了40块,但他在用料方面并没有因此减配。在下载器中价值最高的非兆易创新的主控芯片莫属,它的售价在兆易创新的网店中卖到了19.5元,单单至一颗芯片的价格就是下载器的两倍。
 
烧录
 
再加上7颗不同类型的芯片,以一颗1元来计算也要7元,还有板子的打板以及电容、电阻、晶振的费用至少也要3元。再到USB端口和外壳,虽然模具厂商有很多成品,不需要另外的开模,但至少也需要一两元。所有的硬件成本加起来超过了30元,再加上开发、宣传、运输等费用,如此亏本不禁为老板捏了一把汗。
 
总结
 
成本高出售价的行为在行业中还是很少见的,因此厂商的用意就十分的明显了,他可能是想以低价优质硬件为入口,吸引更多的嵌入式开发者群体关注其平台,不得不感叹现在的半导体产业也“内卷”得如此严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