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如何保障动力电池安全?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以及销量突破新高,增长的趋势在2022年继续爆发。中汽协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达到207.1万,同比增长114.2%;销量也超过200万,同比增长111.2%。

但新能源市场的火热下,汽车自燃频率也在持续提高。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接报的新能源汽车火灾事件共计640起,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这个比例要高于普通交通工具8.8%的平均增幅。

按照这样的趋势,电动汽车自燃数量随着保有量增长,可能还会持续出现。实际上,作为能量存储的一种形式,动力电池就跟燃油一样,不可能完全保证百分百安全可靠,只能通过多种安全措施,来将发生自燃的可能性尽可能降低。那么要降低电动汽车上动力电池的自燃概率,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

解决问题之前,当然要先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也就是动力电池自燃的原因。从电池系统的角度来说,发生燃烧的原因基本只有三种:电芯由于不断积累温度升高,引发放热副反应,导致热失控引燃电解液和周边电池;由于高压回路短路,导致温度过高引燃电池;外部燃烧导致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其中后两种都是属于外部原因,包括进水、异物穿刺等导致短路,或来自外部的热源等。

而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下的自燃,基本上就是电芯本身的放热副反应导致的热失控。比如在电芯温度在高强度放电下,热量持续积累无法释放,内部温度不断升高之后,在不同温度下,电芯内部材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分解。比如三元锂电池的正极在超过180°时,就会开始分解,并大量释放氧气,这是最佳的助燃剂,后续很容易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从一个电芯波及到整个动力电池系统的燃烧。

目前应对这种可能的自燃现象,一般有几种措施,包括用阻燃材料将各个电芯分隔开,将单个电芯的热失控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提前对已经出现的热失控发出预警,或通过一些补救措施尽量降低损失;更换放热副反应更小的电芯材料;而最重要的是,通过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芯进行监测,并进行散热、加热等工作保持电芯处于一定温度范围内。

电池热管理系统,就是BMS(电池管理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BMS通过传感器,对电芯的温度、电压、电流、以及电池组电压等数据的监测,利用监测数据来控制散热系统或电池组充电、放电的功率等等,以控制各电芯温度在稳定水平内。

一般来说,BMS系统包含多个部件的互相配合,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计算模块等等,其中会用到包括AEF(采集电芯电压、温度等信息)、用于计算电池电荷状态(SOC)的MCU、MOSFET、PMIC、ADC等。

我们在一些赛道测试中可以发现,电动汽车往往在激烈驾驶一段时间后,会被系统限制动力,这就是BMS的作用之一,通过限制放电功率来避免电芯过热。

另一方面,在很多会带来电池热失控风险的环境下,BMS也会起到安全防线的作用。比如充电截止电压超过了电芯允许的最大电压,就会造成内阻快速升高,导致大量充入电池的能量通过热量释放出来。过充还会导致析锂现象,造成电池严重损耗,电池容量下降且寿命缩短。

而动力电池还有可能有“过放电”的行为,比如一组电池组中,部分电芯单体电压相对较低,在本身低电量下,被串联的其他电芯强制继续放电,就可能出现“过放电”现象。在过放电过程中有可能会生成铜枝晶穿透电池两极隔膜,导致电芯内部短路。

所以对于过放或者过充两种情况来说,BMS中对电池SOC的计算,就是防止电池热失控的一个保障指标。SOC准确程度,同时也是衡量BMS的一个重要维度。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