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

今日头条

1152人已加入

描述

大棚的出现让我们冬天吃到了绿叶菜,实现温室小环境下打破季节的限制。实现大棚种植,对保温性等工作有严格要求,因此也需要面对许多制约因素。

首先是肥料用量的问题。大量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地质改变,产生了积盐问题,也就是化肥使用过量,制约了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化肥使用过度会造成土地板结,影响作物根部的发育,降低水与肥的吸收能力,作物无法或很难获取充足营养,生长速度缓慢甚至死亡。而且土壤的盐渍化程度过高,会导致作物的枝叶枯萎、老化。过量的化肥发挥时会产生大量氨气,作物若无法吸收,则可能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其次是农药问题。农药在出现病虫害时必要的,但通常在使用时间上出现滞后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作物症状不明显,甚至是隐形的;二是农户掌握的农业知识未必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到病变,无法快速准确用药。农药应用的不科学会导致农作物变形,甚至死亡。

再次是生态环境问题。温室大棚作为相对密闭的独立环境,其内部的温度湿度会与室外产生一定的温差,两者之间相互不流通。若是在对温湿度的控制上,无法准确、及时控制,会导致种植时间、生长速度、施肥施药等一系列作业的进行。

如此种种大棚管理上的问题,制约了温室大棚向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也不利于规模化管理,应用效率低。这一问题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应用,逐步由概念、空念向应用、发展前进。农业物联网是信息传递流通的联动,从收集作为生产、种植环境、传递、执行、分析等信息,为生产管理、质量跟踪、技术服务等提供数据指导。

目前,农业物联网技术已经在环境监测、温室大棚、智能节水灌溉、气象环境监测、水肥管理、土壤墒情监测等应用上取得一定成果。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借助传感器等采集终端,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测,以监测数据为依据,在播种、生产、施肥、浇水、开花结果、采摘等环节上智能调控,判断施肥、灌溉、补光、通风的具体时间及所需量。一旦出现突发情况、时间异常、设备故障等情况,云平台启动报警机制,通过手机短信、微信、云平台消息等形式,及时提醒农户,快速采取措施。长期维持温室环境符合作物生长需求,进而提升作物种植周期及质量,提升经济收益。

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精准调控水肥、光照等问题,同时也能节省一部分重复性劳作。通过对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土壤墒情、PM2.5、土壤水分等要素的采集设备,获取每一分钟获取的采集数据,实时监测环境参数波动,联动大棚的天窗、卷帘机、补光灯、湿帘、保温帘、采暖机等设备,数字化调控设备的启停时间、时长,保证大棚内的农作物健康、高效成长。

通过自动采集土壤墒情、土壤PH等数时数据,并利用GPRS、4G、以太网等无线网络,远程传输到云平台上,农户用手机、电脑登录到云平台上,远程、自动、手动灵活控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联动水肥一体化系统,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并逐步改善。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在对原本相对粗犷的生产方式进行精细化控制,借助农业环境监测数据,在了解的基础上有的放矢,提高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相信未来,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会在农村、农场、示范园等生产单位应用。

审核编辑:符乾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