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阻抗谱(EIS)法如何推导出DLi+

描述

电化学阻抗谱(EIS)法

EIS法根据平面电极的半无限扩散阻抗模型及Fick第一定律和Fick第二定律等推导出DLi+。具体推导如下。根据平面电极的半无限扩散阻抗模型可知,Warburg阻抗Zw可表示为:

电极

式(5)中:σ是与浓度无关的Warburg系数;ω为角频率;Z′为实部阻抗;i为虚数单位;Z″为虚部阻抗。

对于Fick第二定律,结合Fick第一定律、EIS测试条件的阻抗计算式和Butler-Volmer方程,可得到Warburg系数σ的计算公式:

电极

式(7)中:Vm为活性物质的摩尔体积;E为开路电位;n为活性材料中的嵌锂量;Zi为扩散离子所带电荷数。

EIS技术相较于其他电化学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可以得到Li+在电极界面电荷转移电阻的内扩散系数,而PITT、CITT、GITT和CV等电化学方法没有考虑颗粒内部结构和复合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求得的DLi+是表观扩散系数。EIS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频率范围,区分电极过程电化学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这意味着即使速率控制步骤不是电极内部扩散过程,采用EIS仍能有效地得出结果。

L.P.Teo等以锂和锡的乙酸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Li2SnO3,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EIS测得DLi+为10-12~10-14cm2/s。C.M.Cholant等[2]采用掺杂MoO3的方法来改善V2O5薄膜在电化学领域应用时的一些缺点(如DLi+低、电导率低、材料循环性能不理想等),利用EIS测得掺杂后的薄膜DLi+明显改善,达到10-10 ~10-12cm2/s,证明MoO3/V2O5薄膜的应用潜力。应注意的是,EIS只适应于阻抗谱平面图上有Warburg阻抗的情况,且需要的参数较多,如Vm、n和S等。如何精确获取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原文标题:锂电池中Li+扩散系数的测定:电化学阻抗谱法(EIS)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锂电联盟会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彭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