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说到定位,相信大家一定不会觉得陌生。如今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人人都有手机。每天,我们都会用到与地图和导航有关的APP。
这些APP,就是基于定位技术的。说到定位技术呢,大家又肯定会想到GPS、北斗这些名词。是的,这些都属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也就是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正是这些在太空中飞行的卫星,帮助我们的手机具备了定位能力,并为我们提供导航服务。
上面这些概念大家都是知道的。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可能比较陌生的概念:它也和卫星有关,是目前行业最常用的定位技术之一,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它就是——RTK。
究竟什么是RTK?有了卫星,为什么还需要它?它有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工作的?别急,下面将为大家一一道来。
什么是 RTK
RTK,英文全名叫做Real-time kinematic,也就是实时动态。这是一个简称,全称其实应该是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为了方便阅读,下面将继续简写为RTK。)
不要慌!这个技术虽然看上去很专业,但实际原理并不复杂。
RTK是一个对GNSS进行辅助的技术。为什么要对GNSS进行辅助?当然是因为GNSS自身存在不足啦!
大家都知道,GNSS卫星之所以能够对地球上的终端(例如手机、汽车、轮船、飞机等)进行定位,依靠的是三维坐标系。
找至少4颗卫星,分别计算各个卫星与终端之间的距离△L(这个距离也被称为“伪距”),就可以列出4个方程组。计算之后,就能得出终端的四个参数,分别是经度、纬度,高程(海拔高度)和时间。
通过单位时间的位置变化,还能算出终端的速度。三维坐标、速度、时间信息,我们通常称之为PVT(Position Velocity and Time)。仅靠卫星,我们可以得到PVT。但是,注意了,卫星定位是存在误差的。
误差既来自系统的内部,也来自外部。例如卫星信号穿透电离层和对流层时产生的误差,还有卫星高速移动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引起的误差,以及多径效应误差、通道误差、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内部噪声误差,等等。
这些误差,有些可以完全消除,有些无法消除或只能部分消除,它们影响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消除误差、提高定位精度,行业专家们研究出了一个更厉害的定位技术,那就是RTK。
RTK的工作原理
我们直接来看RTK的工作原理。
如上图所示,这是一个标准的传统RTK组网。
其中,除了卫星之外,RTK系统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基准站和流动站。
两个站都带有卫星接收机,可以观测和接收卫星数据。顾名思义,基准站是提供参考基准的基站。而流动站,是可以不断移动的站。流动站其实就是要测量自身三维坐标的那个对象目标,也就是用户终端。
大家经常在户外看到一些扛着三脚架设备进行测量的人。其中一部分人,扛的可能就是RTK基准站或流动站。
我们来仔细看看定位过程。
首先,基准站作为测量基准,一般会固定放在开阔且视野良好的地方。基准站的三维坐标信息,一般是已知的。
第①步,基准站先观测和接收卫星数据;
第②步,基准站通过旁边的无线电台(数据链),将观测数据实时发送给流动站(距离一般不超过20公里;
第③步,流动站收到基准站数据的同时,也观测和接收了卫星数据;
第④步,流动站在基准站数据和自身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相对定位原理,进行实时差分运算,从而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其定位精度可达1cm~2cm。
至此,测量完成。
如大家所见,RTK技术具有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无需在视线范围内)、定位精度高、操作简单、全天候作业等优点,是非常不错的定位技术。
网络RTK vs 传统RTK
刚才我们所说的,是RTK的早期模型,我们称为传统RTK技术。
传统RTK技术实施简单,成本低廉。但是,它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流动站和基准站之间存在距离限制。距离越远,误差因素差异变大,定位精度就会下降。而且,距离远了,超过了无线电台的通信范围,也就无法工作了。
为了克服传统RTK技术的缺陷,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提出了网络RTK技术。
在网络RTK技术中,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均匀分散设置多个基准站(3个或以上),构成一个基准站网。
(基准站网)
那么,这种情况下,流动站需要和每个基准站进行对比和测算吗?当然不会,那样太费事了。
网络RTK相比传统RTK,其实是用区域型的GNSS网络误差模型取代了单点GNSS误差模型。
多个基准站组成的基准站网,它们将数据发给中央服务器。中央服务器会根据数据,模拟出一个“虚拟基准站”。(所以,网络RTK也被称为“虚拟基准站技术”或“虚拟参考站技术”。)
对于流动站来说,它只会“看到”这个“虚拟基准站”。基于这个“虚拟基准站”发来的数据,流动站完成最终的测量运算。
网络RTK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大家应该都看出来了,我们平时看到的移动通信基站,其实就可以兼职“基准站”。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基站,也就意味着,网络RTK基本上实现了无缝覆盖。
首先,流动站与中央服务器的通信,也可以通过流动站(终端)内置的无线通信模组来完成。这些高精度定位模组,集成了RTK技术,且本身也是移动通信模组,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其次,对于用户来说,不需要自建基准站,节约了大量成本(只需要支付一些通讯费用)。
第三,精度和可靠性更高。毕竟基准站多了嘛,就算坏了一两个,也影响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RTK的模型中,网络的稳定性对定位精度影响极大。必须保证网络通信稳定,从而确保差分数据稳定下发,才能实现超高定位精度。
结语
RTK技术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它的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特点,使得其被测绘、无人机、车载、安防等领域广泛应用。
作为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通信已推出多款集成RTK/DR技术的GNSS模组,包括近期发布的双频段高精度/INS组合导航定位模组LC29H系列,可以满足无人机、共享两轮车等场景的厘米级或分米级定位需求。而集成了RTK/DR技术的车规级GNSS高精度/INS组合导航定位模组LG69T系列,更是在为大型整车厂和Tier 1客户提供厘米级定位追踪服务。
未来,RTK技术将会向更远距离、更高精度、多频多模、更高稳定性的方向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