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日,隶属于华纳旗下的《财富》杂志公布了2022年中国500强,其中有82家能源企业,13家光伏企业榜上有名。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量为3259亿kW/h,同比增长25.1%,占总发电量比重3.9%,截至2021 年我国光伏市场新增装机54.88GW,累计装机量为306GW,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但就在这几日,国内千亿光伏组件龙头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相继收到国际诉讼公告,巧合的是,这两项诉讼理由都与光伏组件供货情况有关。在中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光伏龙头海外被诉,也为整个产业蒙上了一层阴霾。
中国光伏龙头海外被起诉,受美国WRO针对随着全球碳中和大趋势的确立,光伏发电优势越来越凸显,光能源也已成为当前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便已经开始研究光伏发电技术。不过考虑到当时光伏的成本与技术等因素,光伏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与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带动下,全球光伏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量仅为91亿千瓦时,而到了2019年,光伏发电量已经来到了2238亿千瓦时,增长了23.6倍。至此,中国开始逐步取代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装机市场。
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都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所创立的光伏组件企业,目前两家公司市值均在1800亿左右,组件出货规模均位列全球前列。但在近日,这两家公司相继被海外企业所投诉。
据天合光能的公告显示,其美国下属公司Trina Solar(U.S.), Inc.(以下简称天合美国)收到了美国加州高级法院送达的关于道达尔能源等原告提起诉讼的传票、起诉状等相关材料。
公告显示,此次诉讼的理由是,道达尔能源在2021年7月与天河美国签署了价值达3亿美元的组件合同,并已支付了875万美元的预付款,约定从2022年2月开始交付至2022年12月止。
后因美国商务部和国土安全局启动的反规避调查以及相关政策突变等因素造成原始协议签订的形势背景发生重大变更,触发双方对新的交货条件重新进行协商,但未达成新的变更协议。道达尔能源于近期向法院提交了民事起诉状,声称其未曾收到组件产品。道达尔能源希望判令天合美国支付赔偿款,但具体赔偿金额尚不明确。从目前道达尔能源所起诉的材料来看,损失合计约2亿美元。
晶科能源的公告显示,公司已收到通知,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已受理申请人SW FZE就《组件供货合同》相关争议针对公司提起的仲裁请求。该印度公司希望晶科能源承担共计3.26亿美元的赔偿。
不过晶科能源方面表示根据公司聘请的仲裁律师意见,申请人SW FZE目前未提出充分证据证明晶科能源违反了《组件供货合同》及质保文件项下义务,亦未能列明其主张赔偿金额的具体计算方式,故其提出的相关赔偿主张明显缺乏依据;基于此,仲裁请求被支持的可能性很低。
而这些公司之所以被诉违约,预测与美国WRO政策有关。2021年底,美国海关依据WRO政策相继对国内出口至美的组件产品进行扣押,也增加了相关厂商的营运成本,这也是此次天合光能被诉的直接原因。
所谓WRO政策,俗称为美国暂扣令,是由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执行,指向强迫劳动太阳能项目组件采购合同避险策略。一旦美国方面认为该公司使用强迫劳动生产、制造或开采的行为,便会采用WRO政策将企业产品进行暂扣,直到该企业给出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并不存在WRO中所管制的行为。
从去年开始,中国多家光伏企业便已经受到了美国以WRO政策为由,将商品进行暂扣。如2021年6月份,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对合盛硅业执行WRO,禁止从该公司及其子公司进口金属硅或使用该公司硅材料衍生或生产的货物和太阳能产品。
同年8月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等中国光伏制造商的太阳能组件相继被扣留。10月底,隆基绿能及其美国子公司也受到WRO的管控。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曾言,美国WRO对公司造成非常大的挑战,两个季度的滞港费和仓储费就有3亿多人民币。
硅片年内价格九连涨从整个光伏产业链来看,组件环节是终端产品,需要直面客户。但这也意味着相关产品受到的关注度较高,同时竞争也最为激烈。并且,组件环节本身是整个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一环,极易受到上下游干扰,导致成本剧烈波动。
此外,到了今年7月份,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等光伏巨头纷纷调高了硅片、电池片价格,据透露,涨价主要原因是硅料供应短缺。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硅料价格已经超过了31万元/吨,相比2021年初的8万元/吨,累计上涨将近4倍。
以隆基绿能为例,目前一年内已经多次上调硅片价格。到7月26日,隆基绿能再次上调P型单晶硅片价格,其中单晶硅片P型M10报价7.54元/片,上涨0.24元;单晶硅片P型M6报价6.33元/片,上涨0.25元;单晶硅片P型158.75报价6.13元/片,上涨0.25元。测算显示,隆基绿能P型单晶硅片均价较去年年底上涨27%,价格已达九连涨。
光伏硅片价格的不断上涨,将让许多光伏组件厂成本增加,或将导致下半年光伏装机增速放缓。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相关部门也注意到该情况,正统筹协调中。
警惕历史重演纵观历史,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路途更是几经坎坷。经过无数光伏人的努力,才最终实现当前中国光伏在世界中的格局。
2000年左右,全球开始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而光伏发展主要依赖于半导体硅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发电过程无任何污染,十分环保。但原料硅的提纯、冶炼、硅晶体的制造、切片过程,却非常耗能,并且还会伴有剧毒气体产能。
同时在当初没有实现自动化生产的情况下,光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欧美、日本等国开始将光伏产业中最耗能、污染最严重以及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组装生产的环节,如硅提纯、冶炼等,统统转移至中国。
中国也因此而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受益国,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7年,中国光伏产业电池一跃从不足100MW增长到了1088MW,成为全球第一的光伏电池制造大国。也催生了多家光伏企业,如尚德电力、天合光能、江西塞维、河北英利等纷纷在此期间赴美上市。
不过光伏产业本身是集光学、电磁学、半导体的多种学科为一体的高新产业,但彼时中国光伏产业优势集中在光伏组件,依靠人工费赚取一些利润。90%的原料依赖进口,90%的产品出口到欧美,90%的核心技术不在手里,简称“三头在外”。
中国光伏的迅速扩张,迎来了欧美等资本大鳄的觊觎。欧美的上游企业看准中国没有技术的弱点,推动晶硅原材料价格飙升,多晶价格从2002年的28美元/KG,上涨至2008年的400美元/KG。只能做加工的中国企业,不仅没有对上游的话语权,甚至对下游也没有定价权,导致只能高收低卖,利润被资本大鳄所攫取。
到2008年初,国际市场多晶硅价格再次被热炒,上游供应商趁机提出签订长期订货合同,而担心成本继续上涨的中国企业纷纷签字,提前锁定产量。
但就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一向以来政府补贴得以迅速发展的光伏市场瞬间停止,不仅补贴大幅缩减,光伏组件价格也暴跌70%以上。大量中国光伏企业只能被迫吞下损失,仅2008年便超过300家中国光伏企业倒闭,2009年中国光伏产业更是进入萧条期,仅剩几家光伏巨头苦力制程。
到2011年,美国商务部与欧盟开始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对相关光伏企业征收最高达238%的反倾销税。同时,市场上多晶硅价格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从高位跌至40美元,但由于中国光伏企业与上游已经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导致要么违约赔偿,要么自吞苦果。
好在2012年,《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通过度电补贴、光伏扶贫、领跑者工程、户用光伏、绿证交易等措施拯救中国光伏企业。到了2015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重回世界第一。
2016年中国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终于从2010年的每瓦60元降到每瓦6元左右,降低90%以上。光伏发电成本也已下降至约0.8元/千瓦时,终于跨过了平价上网的门槛。
同时,在光伏全产业链普遍降价的同时,中国光伏组件性价比也在进一步地提升,目前产业已经彻底摆脱了“三头在外”困扰,实现了中国光伏制造业世界第一、中国光伏发电装机量世界第一、中国光伏发电量世界第一的“三个第一”。
意识到无法阻挡中国光伏的脚步,2019年,欧盟宣布终止对中国的双反措施,而美国也在同一年对中国光伏的双反税率下调至了4%。
写在最后中国光伏产业一路走来异常艰辛,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如今已稳坐全球光伏龙头的宝座,但每一步踏出仍需要慎之又慎。如今数家光伏巨头开始被海外相关企业提起诉讼,其背后主要受到硅料涨价以及美国WRO政策的影响,预计后续WRO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也将逐渐显现,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好在当前中国硅料已经国产化,受到国外硅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小,加上近几年来国内政策都在大力扶持光伏产业。因此,如今光伏原材料价格的周期性上涨所引起的市场冲突,或许会在不久后消弭,但这对产业链下游,如组件企业仍会持续造成一定的压力。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