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疲劳驾驶、驾驶分神、激进驾驶等主观因素已经成为公路事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全球车企都在朝着自动驾驶的美好愿景努力,但不得不承认,当前我们仍处于“人机共驾”阶段,如何帮助驾驶员开得更安全、更舒服、更便捷,正是驾驶员安全健康监测系统(DMS)所需要发挥的功能。
最近一两月,新能源智能汽车可谓是赚足了关注度。近日,有汽车博主因为眼睛小而被辅助驾驶判定为“开车睡觉”,相关话题一度登顶热搜。不少小眼睛网友表示这简直就是来自科技的“背刺”,属实扎心!
今天钢铁大大想和大家聊聊,这项能判定驾驶员开车状态的智能监测技术以及它亟待“优化”的现状!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安全是驾驶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率先有了安全监测系统。
驾驶员安全健康监测系统(DMS)是智能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大家可能听过它其他的名字,比如疲劳/分神预警系统。
它主要是通过车内摄像头对驾驶员的状态进行实时、持续监测,例如对驾驶员眼睛睁闭程度、嘴巴张合程度进行量化指标分级,从而判断司机当前的驾驶状态。一旦发现驾驶员出现分神行为和疲劳,便会通过语音等方式进行预警提示,从而提升驾驶安全。
DMS是当前车载摄像头系统的重要部分……
智能监测,保障驾驶安全
为了应对更多驾驶实况,车企通常会搭配红外摄像头和红外补光灯,这样即使是在夜间、即便车主佩戴墨镜,依然可以进行有效监测。
从技术安全角度来看,DMS是值得信赖,且十分必要的辅助驾驶功能。然而在出现了“小眼睛车主”被误判的情况,也足以说明DMS乃至智能辅助驾驶仍需要不断优化迭代。
针对DMS采集信息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汽车行业已经在行动,车企正尝试通过引入更多传感器的方式进行完善。
例如,方向盘增加扭矩传感器,可以确认驾驶员是否在正常驾驶,通过穿戴装置的共享数据,或者在方向盘集成心率监测、目光追踪等生物传感器,可以进一步确认驾驶员状态,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减少误判。
人机共驾,未来更便利
除了多方位帮助驾驶员保持状态,提高汽车自身监测智能度也是一个优化方向。
目前已经有部分AI算法企业在尝试将车载DMS与智能座舱域、智能驾驶域以及智能交互功能进行融合;为应对驾驶复杂环境,3D距离测算、运动轨迹预判等技术也正在被车企和资本关注。
在家用车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之前,人机共驾才是当前主旋律,DMS等新技术要做的不仅是保证安全性,更要保证实用性与便利性,才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