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不应该有更多的电动汽车充电道路吗?

今日头条

1152人已加入

描述

汽车行业知道,它唯一的未来就是电动汽车。尽管仍有大量汽油可供燃烧,但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仍致力于将电子元件集成到他们的车辆中。

不过,一些创新者认为,开发电动汽车和卡车还不够。这些梦想家认为,如果汽油和柴油汽车的统治必须早日结束,无线充电同样重要。

在路上为电动汽车 (EV) 电池供电的能力可以解决里程焦虑,并从加油站和充电站中回收公共空间。电动道路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今天,它们存在于地球的不同角落。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大部分街道仍然只是混凝土和沥青?

太阳能不可靠

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道路实际上是太阳能道路。利用太阳能为行驶中的车辆充电是一个很好的思想实验,但已被证明是一项昂贵的工程设计失败。

在纸面上,太阳能道路的想法完全有道理。太阳为我们提供了比我们可以利用的更多的自由能。道路为安装无数光伏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有了合适的基础设施,街道本身应该能够被动地为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

这就是事情变得不切实际的时候。我们的太阳能电池板远非有效。我们的技术还不够先进,无法将大部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道路产生的能量严重不足,无法确保大量车辆有足够的电量到达目的地。

让我们来看看法国第一条太阳能公路的发电量统计数据。它绵延一公里(0.6 英里),构成一条单车道,上面覆盖着 2,880 块光伏板,每天可产生 767 千瓦时的电力输出。这种能量足以保持路灯亮着。

对太阳能道路的另一个批评是光伏电池板没有朝向太阳倾斜。它们平放在地面上,在交通繁忙的情况下不会一直暴露在阳光下。雪、泥、积水和其他碎片也可能对太阳能发电产生负面影响。

电动汽车太少

虽然如今的电动汽车看起来和汽油车一样时尚,但由于特斯拉等汽车品牌的存在,许多消费者仍然对它们过敏。

首先,它们仍然超出了群众的范围。其次,当汽车电池没电时,许多驾车者仍然担心被困在路中间。第三,给电动汽车充电是出了名的费时费力。

这些主要问题正在缓慢但肯定会得到解决,以使电动汽车更具市场价值。令人兴奋的发展,比如更可靠的充电站,正在左右发生,这应该可以缓解驾驶电动汽车的疑虑。

 

然而,预计到 2025 年,电池驱动汽车销量的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 20%。如果没有电动汽车和卡车的普及,大多数政府建设电动汽车充电道路的动力就会减弱。

经济学家对这个想法并不感兴趣

这些尖端道路的目的可能是崇高的,但专家认为这些项目在经济上并不可行。太阳能道路的低迷表现助长了他们的观点。

不过,瑞典是一个认真推进电气化道路建设的国家。其由国家资助的eRoadArlanda 项目由两公里(1.2 英里)的人行道和两条为电动汽车供电的电轨组成,每公里耗资约 120 万美元。

大多数国家既没有准备好也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来花那么多钱来建设电动汽车充电道路。例如,美国必须专门拨出 4.8 万亿美元来为所有具有充电能力的道路提供贷款。

我们只是在谈论初始成本。日常维护也可能是一个昂贵的提议,因为它涉及维护埋在表面材料下的组件。

尽管这样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价格高得离谱,但瑞典政府对 eRoadArlanda 并不满意。它正在启动另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使用以色列公司 ElectReon的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为高速公路上的重型卡车感应电气化。

该项目涉及建设 1.6 公里(0.99 英里)的电动公路,作为连接维斯比机场和哥特兰岛市中心的路线的一部分。它将耗资约 1250 万美元。据报道,或多或少,1000 万美元将来自政府的金库。

这项公私合作的预算只是杯水车薪。瑞典有一项全国计划,即在全国建设 2,000 公里(1,242 英里)的电动汽车充电道路,并拨出约 30 亿美元来实现这一目标。

瑞典是例外(不是规则)

假设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成功地引领了全球道路电气化革命。电动汽车充电高速公路的普及能否显着减缓全球变暖?应该不会很快。

驾驶全电动汽车的直接环境效益是消除尾气排放。然而,电动汽车并不是完全绿色的,除非它们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

在瑞典,大部分电力是使用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的。从道路和高速公路上移除排放温室气体的车辆将使该国更加环保。

可悲的是,瑞典与世界其他地方不同。地球上的大多数甚至相反,最大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罪犯。

根据国际能源署2012年的数据,中国、美国、印度和日本是煤炭发电依赖度最高的四个国家。即使地球上所有国家都建设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道路,在所有政府也完全接受可再生能源之前,它们可能无法推动可持续性和抑制气候变化。

结论

汽车行业的许多人物并不热衷于道路电气化的可行性,但他们肯定对瑞典的项目将如何发展感到好奇。无论结果是绝对的成功还是令人失望的失败,这些举措都提醒我们,如果我们要摆脱黑金,我们需要采取大胆的措施。  

      审核编辑:彭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