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源助力5G小基站高质量发展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5G小基站爆发!国产电源如何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云计算、元宇宙概念的兴起,推动全球数据量指数级增长,移动终端对数据传输需求更高网速、低延时高可靠、低功率海量连接,以此推动5G通信在全球高速发展。5G基站的部署,是5G移动通信技术节省投资能耗、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5G小基站电源,金升阳提供一站式电源及配套解决方案,以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等优势,适应复杂的应用环境,助力5G小基站稳定可靠运行。

【导读】随着云计算、元宇宙概念的兴起,推动全球数据量指数级增长,移动终端对数据传输需求更高网速、低延时高可靠、低功率海量连接,以此推动5G通信在全球高速发展。5G基站的部署,是5G移动通信技术节省投资能耗、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5G小基站电源,金升阳提供一站式电源及配套解决方案,以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等优势,适应复杂的应用环境,助力5G小基站稳定可靠运行。

5G小基站VS宏基站

基站的划分主要依据是功率和容量。其中,宏基站的功率在10W以上,可同时接入用户数视基站规模而定,一般在1000个以上,应用于室外的广阔区域。小基站则是一种从产品形态、发射功率、覆盖范围等方面都比传统宏基站小得多的低功率基站设备。

 

从普遍质量上看,小基站在2-10kg之间,发射功率一般在50mW—5W之间,同时接入用户数为128—512个。既可使用许可频率、也可融合WIFI使用非许可频率接入技术的无线接入点,覆盖范围在10-200米。组网方式支持包括DSL/光纤/WLAN及蜂窝技术在内的多种技术的回传;具备自动邻区识别、自配置等SON功能。

5G小基站的走红之路,应用领域广阔

由于第五代通信技术5G频率提高,集中在3.3-3.6GHz、4.8-5GHz频段,穿透和绕射能力会相对下降,信号只能直射传播,很多偏僻地方就会收不到信号。

 

宏基站所能覆盖的信号范围变得十分有限,且同等面积的组网成本高,不适合大面积建设。而小基站具有体积小,可灵活运用多场景的特点,赋能更广泛垂直运用。未来,约80%的室内流量由小基站承载,仅20%的室内流量由宏站承载。小基站部署,是决定5G能否全面商用的关键因素。

 

因此,5G将采取“宏站+小站”组网覆盖的模式。三大运营商预计未来5G无线网络建站总规模达1000万站,其中:宏基站总数约为400万个,小基站约600万个。

国产电源助力5G小基站发展

交付难题从根源解决

在疫情爆发之后,全球5G建设加快,掀起换机潮,对通信电源需求大增。订单大幅增长背后,通信电源厂商普遍面临产能不足、电源管理芯片用料紧张等问题。有部分厂商交期排到半年后,甚至是通过提价处理,影响了5G小基站推进速度。

为助力设备企业按期交付,金升阳最新的4期厂房已全线投产,大幅提升生产量和备货量;并与元器件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做好原材料监控和储备,产品交付速度快。

国产化进程加速

5G小基站对供应链的稳定性要求高,贸易摩擦前市场被大部分海外厂商占据,器件国产化率不超过70%。不过,受益于通信行业对产品自主可控的意识提升,国产通信电源开始崭露头角。金升阳通信电源采用自主控制IC,拥有各种专利保护,国产器件自主可控。产品满足 IEC/UL/EN62368 认证标准,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良品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大大提升,提供精准选型。

方案升级,优化性能和体积

5G时代,小基站需大面积铺设,对电源的体积、功耗具有较大要求。从系统框架上,小基站和宏基站BBU差别不大,多了一个RHUB。RHUB类似于HUB(集线器单元)。通过光纤、同轴电缆等方式,连接多个pRRU,这里的pRRU可以看做传统基站RRU“小型化”,而收发天线就集成在pRRU内部。实际上,这样的组网方式叫做“分布式皮基站”。

 

如上图:RHUB因为要提供挂多组pRRU,内部需要一个较大功率的供电电源,并提供一个48VDC输出给到外部接口处,这里可以通过金升阳的大功率机壳电源LM600-12B48来提供对外供电,如果有更高的功率要求也可以使用LMF1000-20B48产品。

到了pRRU内部,从光电复合缆或者POE处取得48VDC电压在内部也要使用一个DC/DC进行隔离,金升阳超小体积的1/16砖产品VCB4812SBO-100WR3可以转化为12VDC电压给到内部的组件供电,对于追求更低功耗的设备,金升阳同时可以提供30/50/75W的1/16砖产品来满足不同客户的设计需求。

总结

5G小基站在网络部署中应用广泛,组网灵活,自适应强。相应的5G小基站的电源系统有较高的要求,使用金升阳一站式电源解决方案,解决小基站电源市场痛点,基于完善的电源研发平台快速响应,细分需求,精细化产品,轻松应对越来越繁重的维护要求,提高通信网络质量,为通信网络的可靠运行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