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软科技VisDrive落地量产方案已覆盖各种车型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8月10日至12日,聚焦智能汽车研发、制造、人才等热点话题的第二届焉知智车年会在苏州举办。虹软视觉车载事业群副总经理陈锋受邀出席大会,分享了前沿观察和解读,并通过生动的案例演示进一步阐明视觉感知如何为汽车终端消费者带来全新智能化体验。

汽车

在同期举办的知鼎奖颁奖盛典上,虹软车载技术与产品历经多轮严格评选,最终凭借其领先性、优越性、创新性,以及对行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成功斩获“年度最具影响力软件创新奖”。

视觉感知重要性日益凸显,基础软件成为刚需

随着汽车智能化升级、域控制器更多量产上车、智能驾驶能力不断提升,车企对于软件复用、迭代演化、快速应对市场、快速实现创新的诉求也愈发强烈,基础软件成为了刚需。这当中,视觉感知作为实现汽车智能化的基础技术之一,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比如当你行驶在交通拥堵、车况复杂的城市道路中,简单比划一个手势就能打开汽车影音设备来舒缓情绪、消磨时间;

当你疲惫地奔波于路途中,智能汽车可辅助你更好行车,一旦出现分心或过度疲劳情况,将及时给予预警和提醒;

当你离开汽车,而把贵重物品,亦或是儿童、宠物等不小心遗留在车厢内,智能汽车也将及时作出预警,提醒您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

以上种种功能的实现,都可基于智能汽车所搭载的视觉感知技术。有了优秀的视觉感知技术加持,车辆就能够更主动地、更贴心地去实现与人的交互,同时也为确保驾乘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基础支持。

虹软VisDrive: 全栈技术能力体系,打造全时全域全能的安全出行体验

自成立以来,虹软始终扎根于计算机视觉领域,深耕垂直行业,在视觉技术的研发应用、工程化落地与专业团队服务能力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进入汽车行业后,虹软通过不断地创新探索和商业实践,打磨出了一套具备全栈技术能力体系的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VisDrive平台。

陈锋介绍,当前VisDrive已经构建了由驾驶员监控系统、视觉互动系统、乘客监控系统、生物认证、驾驶员健康检测系统、舱内自拍系统及舱内智能悦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3D环景监视、AR HUD、盲区检测系统等产品组成的全栈视觉体系,可通过纯软件授权的模式向车厂和Tier1提供模块化且极易集成的标准解决方案,并支持根据市场定位进行选择性搭载。

为了进一步赋能车企,让车企能够快速适应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虹软创新性研发了Tahoe系列软硬一体视觉解决方案。旨在帮助缺乏较高算力芯片平台的车型也能够快速实现DMS、OMS等智能座舱功能需求,从而满足相关区域(如欧标ADDW、DDAW)的GSR I/GSR II等强制性法律法规需求。

汽车

为行业赋予更多可能性:视觉感知构筑汽车智能核心基础能力

如今,汽车已经成为工作、生活之外的第三空间,一款能充分感知甚至预测驾乘人员需求和情绪,乃至成为行车“好帮手”的智能汽车,会让驾乘体验得到极大提升。这当中,视觉感知技术成为消费者便利的使用方式、丰富的应用内容和安全的驾驶环境的重要基础。

比如在行车前,Face ID能够提前识别驾乘者身份,无需钥匙即可启动车机,并根据驾乘者的喜好自动调整座椅、头枕位置等,提供符合其个人喜好和车辆氛围的交互界面。行车途中,AR HUD可以把普通挡风玻璃升级为高清大屏,将融合了各类驾驶、导航信息的显示图像3D化。此外,基于优秀的视觉感知技术,各类沉浸式的图形图像多媒体和丰富视觉享受的娱乐生活服务也将逐步实现。

当前,虹软前装量产定点项目涉及长城、长安、长安新能源、吉利、一汽奔腾、一汽解放、上汽乘用车、合众、理想、东风岚图、本田、东风日产等国内主要自主品牌与部分合资品牌汽车主机厂商,落地量产方案已覆盖轿车、SUV、商务车等各种车型。

结语

虹软科技于2019年在上海交易所作为首批科创板企业挂牌上市,这是一家极为低调的视觉算法公司,虽然在消费端知名度不高,但在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的创新发展中却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智能驾驶领域,无论是量产车型的不断增加曝光,还是与高通等汽车芯片头部玩家的紧密合作,都明白显示出虹软对智能网联汽车这个新生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针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清晰的打法。

随着智能汽车赛道持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热到发烫。作为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供应商,虹软已越来越成为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审核编辑 黄昊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