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协议在TCP协议栈中的地位

描述

 

知识回顾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以太网卡的封装接口,其中主要是以下几个接口:

netdev_init():初始化网卡的ip地址、mac地址和mtu的值

netdev_receive():发送以太网帧数据

netdev_transmit():发送以太网帧数据

这几个接口是我们封装ARP数据接口的基础,最好还是先搞明白原理。

ARP协议的由来

在上面,我们介绍netdev_receive()函数的时候,已经发现了以太网帧类型主要分两大类型,一种是IP数据帧,另一种是ARP数据帧。也就是说ARP数据帧与IP数据帧同属于网络层的数据帧。如下图:

ARP协议

IP数据帧我们知道,是用来传输用户数据的。哪ARP数据帧有什么用呢?

其实,ARP协议是用来将目标主机的IP地址转换为对应的以太网(MAC)地址的。因为当我们的应用程序要向目标主机发送信息时,它只知道目标主机的IP地址,而IP地址是无法直接用于物理链路上传输数据的,所以需要ARP数据帧来把IP地址转化为对应的MAC地址。

我们可以主动发起ARP查询帧,在本地建立起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也必须要及时回复别人的ARP查询帧!

ARP报文组织结构

ARP数据帧位于以太网数据帧的上一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报文结构,如下图:

ARP协议

我们来详解学习一下,里面每个字段所代表的具体含义;

硬件协议:发送方想要知道的硬件接口类型,对于以太网接口来说,该值为1

协议类型:映射的协议地址类型,我们要把MAC地址映射为IP地址,该值为0x0800

硬件地址长度:对于MAC地址来说,该值为6

协议地址长度:对于IP地址来说,该值为4

OP:表示ARP数据包的具体类型,1为ARP请求,2为ARP应答

剩余四个字段的具体含义非常简单易懂,就不罗列出来讲解了。

了解ARP报文组织结构之后,下一步,自然就是用c语言结构体来构造这个ARP报文组织,level-ip的ARP报文组织结构体保存在includeethernet.h文件中,如下图:

ARP协议

这两个结构体的成员变量,与我们刚才介绍的ARP报文的每个字段是一一对应的,这里不再重复解析。

ARP请求发送接口

ARP数据帧的发送接口为arp_request()函数。该函数保存在src/arp.c文件中。当我们在发送IP数据帧时,如果在ARP缓存表中找不到该IP所对应的MAC地址时,就会通过广播的形式,来进行ARP请求数据包的发送。

如下图:

ARP协议

第8行,动态申请一个sk_buff来继续发送数据的存储。

第12行,选择使用哪个网卡来继续数据帧的发送

第13行,在sk_buff中,向前移动arp_ipv4结构体大小的位置,把得到的指针赋值给payload指针

第14行,用网卡(netdev)中记录的源主机mac地址,填充arp-ipv4结构体中的源主机mac地址(smac)

第15行,填充arp-ipv4结构体中的源主机ip地址(sip)

第16行,用广播地址(broadcast_hw),填充arp-ipv4结构体中的目的主机mac地址(dmac)

第17行,填充arp-ipv4结构体中的目的主机ip地址(dip)

第18行,在sk_buff中,向前移动arp_hdr结构体大小的位置,把得到的指针赋值给arp指针

第19~29行,初始化ARP报文的硬件协议、协议类型、报文类型等等,htons()函数为进行数据的大小端切换。到这里ARP报文就初始化好了

第31行,调用netdev_transmit()函数,进一步构建以太网数据帧发送

ARP数据读取接口

ARP数据接收接口为arp_rcv()函数。该函数在以太网数据帧读取接口netdev_receive()函数中调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函数,如下图:

ARP协议ARP协议

第8行,从读取到的数据中获取arp数据帧

第10~12行,获取arp数据帧中的硬件类型、协议类型、报文类型

第25~28行,获取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ip地址

第30行,继续arp缓存表数据的更新

第32行,判断该arp数据帧,是不是发送给本机的

第37行,如果arp数据帧中的IP地址还没有缓存在本机的ARP缓存表中的话,那么把这个IP地址插入到ARP缓存表中保存

第42行,判断ARP数据帧的报文类型

第43、44行,如果报文类型为ARP请求帧,那么调用arp_reply()函数进行ARP应答帧的发送

ARP应答帧发送接口

在上面我们介绍ARP数据读取接口时,当我们如果接收到了ARP请求帧,那么我们要调用arp_reply()函数进行ARP应答帧的发送,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函数。

如下图:

ARP协议

第6行,获取arp报文的数据

第8行,使用skb_reserve()函数来调整sk_buff中数据指针的位置,表示以太网首部和ARP报文的数据都还没有填充

第9行,使用skb_push()函数,参数为ARP_HDR_LEN + ARP_DATA_LEN,表示填充了ARP报文

第11~28行,将该ARP请求数据包的源主机信息和目的主机信息交换位置,并把操作字段op置为2

第30行,选择发送网卡

第32行,调用netdev_transmit()函数,进一步构建以太网数据帧发送

总结

通过我们这边文章,我们已经明白了ARP协议的报文结构、ARP数据包的发送、ARP数据包的接收处理等等。知道了ARP协议在TCP协议栈中的重要地位。不过文中对ARP缓存表没有做深入介绍,这是因为该知识点比较基础,主要是对链表的插入、删除等操作。  

      审核编辑:彭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