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到底是台什么样的机器?中国在这方面又该如何突破?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为何只有荷兰能造顶级光刻机?就连米国都不行,中国芯片如何突破

1光刻机到底是台什么样的机器?

如果你在路上看见写着AMSL的集箱货车,就算你开劳斯莱斯,也一定要躲远一点,万一不小心碰一下,就得损失几个亿。

因为集装箱里装的可是最高端的UV光刻机。而这种机器,全世界只有一个公司能造出来,那就是荷兰的阿斯麦尔,为什么只有荷兰能制造出如此高端的光刻机?

而日本、德国、米国这些科技大国却做不出来?

中国在这方面又该如何突破?

芯片产业可以说是每个国家技术产业的核心。这几年,受到缺“芯”的影响,很多的电子产品包括汽车所用到的芯片,价格都是呈上涨的状态。

影响芯片产业的主要因素就是阿斯麦尔生产的UV光刻机,光刻机到底是台什么样的机器?

阿斯麦尔又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

这一切要从芯片的制造过程开始谈起。首先什么是芯片?芯片又叫集成电路。

一个跟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里面就能堆放上百亿个晶体管,几乎是所有电子产品的心脏,有了它才能运行起来。

首先芯片工程师会先规划好相应功能的电路图,然后堆放电子元件。但如何将电路图缩小并且印上晶元呢?

这就需要通过紫外光把设计图缩小到晶元上,要知道一个晶元最后的品质怎么样,这一步操作显得非常关键。最后就是封装一个绝缘的外壳。

芯片才算完成生产。

由此可以看出,光刻机是芯片的关键。

谁先得到最先进的光刻机,谁就可以在芯片市场占主导位置。那么优秀的光刻机要找谁买呢?

当然是阿斯麦尔,虽然光刻机的市场不止阿斯麦尔一家,还有日本的尼康,但他们的光刻机无法在高端科技芯片的领域上应用。

只有阿斯麦尔的光刻机可以应用在高端的芯片领域。

2为什么米国、日本、德国,这种科技大国都做不出高端的光刻机?光刻机的制作过程到底有多难?

讲到科技领域,米国、德国、日本哪个不是科技大国,为什么只有荷兰的阿斯麦尔能做出高端的光刻机。

这就要从荷兰的历史说起了,17世纪的荷兰可谓是真正的海上霸主,还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1602年成立了荷兰联合的东印度公司,开启他们的大航海时代。当时的荷兰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而且荷兰也是国际公认的教育强国,全球200所名校,他们占了12所。

荷兰的大学非常注重高科技人才的培养,精专的人才是研究光刻机的基础。阿斯麦尔在研究上面的投入十分积极。

阿斯麦尔在2011年只卖出了222台光刻机,赚了111亿。

如今阿斯麦尔的UV光刻机单台造价就达到了1.3亿美元,那么,光刻机为什么卖到这么贵?

事实上,一台完整的UV光刻机是需要十多个国家联合做出来的。

换句话说,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单独造出一台高端的光刻机。

其中反射镜是由德国的蔡司生产,光源来自米国,镜片来自德国。

或许这时有人会说,我国购买这些零配件回来给科研人员研发,不就能做出对应的光刻机了吗?

其实不然,阿斯麦尔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唯一一家生产高端光刻机的公司,主要是因为他们牢牢掌控了光刻机整个产业链,一台光刻机涉及多个科技强国的十多家顶级公司。

那为什么日本不能做出高端光刻机?

日本科技不也很强吗?

原来在60-70年代,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快速崛起,日本的佳能和尼康顺势进入光刻机市场,并取得很好的成就,但后来遭到米国的打压,并签署一系列的协议而被抑制了发展技术。

2为什么老美要把阿斯麦尔当做扶持对象,中国有实力制造出光刻机,并在芯片领域做出突破吗?

米国打压日本的同时,也需要在科技领域上找一个新的扶持目标,阿斯麦尔在当时押宝台积电,林本坚提出的浸润式显影技术,让光源技术突破极限。

让阿斯麦尔成为米国新的扶持对象,多家顶级科技公司对阿斯麦尔提供技术帮助、以及供应对应的精明零配件,最终阿斯麦尔做出最高端的光刻机。

光刻机

这也是米国不让台积电给华为代工,台积电就得乖乖听话的原因,因为阿斯麦尔本就是米国一手培养起来的。与其说中国的芯片斗不过,倒不如说我们斗不赢这些国家联合欺压。

那么中国真的没有实力在芯片技术上做一个突破吗?

这个肯定不会,但这项技术近几年肯定不会有任何明显进展。

因为我国在这些年才开始研发半导体技术,虽然在高端的芯片上有所突破,但是我们还是比别人落后很多,特别是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前面我们提及到,专而精的人才才是光刻机的基础。

阿斯麦尔在光刻机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整合了全球资源。

而他后面的支持者则是米国,如果我们想在高科技芯片领域上求助别人,那么米国就是最大的绊脚石,但我们不必为此沮丧,新中国发展到现在,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科技方面的发展,我们都不比别人差。

或许我们的芯片技术在光刻机领域寻求不了突破,但很难说不能在其他领域上寻求出另一条蹊径。

只要我们迈着前进的步伐不停地探索,成功总会在前方等着我们。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到评论区留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