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器件产业发展迅速,涌现陕西源杰科技、武汉敏芯等企业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召开了《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2023-2027年)》(以下简称《路线图》)编制启动会。这将是我国计划编制的第二张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

早在2017年,电子信息司委托相关行业协会等共同编制了《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2018-2022年)》,于2017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路线图囊括了光通信器件、光纤光缆、特种光纤、光传感器件、光照明器件、光显示器件六大类别。

光模块:6家入围全球TOP10

据报告介绍,光通信器件按照其物理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芯片、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光模块与子系统这四大类。其中,光收发模块的产值在光器件中占据最大份额,约为65%,是光器件产业发展的核心产品。

在光模块领域,我国发展迅速。市场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2021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光模块厂商十分弱小,仅有一家中国光模块供应商WTD进入世界前10名,位居第9。

2022年LightCounting的报告则显示,已有6家中国光模块厂商位居TOP10。分别是位居第1的旭创科技、第3的华为(海思)、第5的海信宽带、第6的光迅科技、第8的华工正源、第9的新易盛。

LightCounting最新的市场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光模块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15%,已经增长到2021年的超过50%。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规模来看,中国光模块厂商成长了起来。

在高端光模块领域,中国光模块厂商也有相当竞争力,进展迅速。2017年,全球光通信行业的高端器件产品几乎全部由美国、日本厂商主导,且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国内基本属于空白,或者处于研发阶段。2022年,中国已有不少光模块厂商推出商用的200G/400G产品,发布了最新的800G产品。例如旭创科技2021年高端光模块销售收入高达63.64亿元,同比增长9.1%,占营收比重82.7%。

光芯片:有进展但不够

光芯片是光模块的“心脏”,具备极高的技术门槛,存在“卡脖子”的风险,也是我国光器件重点突破的方向。

第一版路线图指出,我国厂商只掌握了10Gb/s速率及以下的激光器、探测器、调制器芯片,以及PLC/AWG芯片的制造工艺和配套IC的设计、封测能力,整体水平与国际标杆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高端芯片能力相比美日发达国家落后1-2代以上。

目前,从规模看,我国已有部分光芯片厂商年营收额达到数亿元级别,比如武汉敏芯、云岭光电、源杰科技等,在高端光芯片领域有明显突破,能够量产25Gb/s的激光器和探测器芯片。

其中,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源杰科技)10G、25G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的出货量在国内同行业公司中均排名第一,2.5G 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的出货量在国内同行业公司中排名领先。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整体来说我国光芯片行业5年来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门槛突破,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虽然由于技术门槛更高,表现不如光模块亮眼,但相信随着源杰科技、武汉敏芯等企业持续研发投入,将能进一步推动我国高速率光芯片国产化进程。

审核编辑 黄昊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