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PR更容易被合入

描述

战“码”先锋,PR征集令(以下简称“战码先锋”)第二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涉及OpenAtom OpenHarmony(以下简称“OpenHarmony”)主干仓、SIG仓、三方库,共计1000+代码仓任君挑战。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陆续收到开发者们提出的一些疑问,其中最主要的一类是:为什么自己的PR没有被合入?什么样的PR更容易被合入?为此,我们咨询了OpenHarmony开发专家和社区运营专家,并整理了这份指引文档,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提交的PR更容易被合入,可能是以下4个原因: ① PR解决的是本领域工程师普遍会认为的问题,大家对于这次修改的争议不大。 如图所示,解压gcc-arm编译工具链的解压命令选项书写错误:-z是过滤gzip文件,-j是过滤bzip2文件,二者区别在于对不同后缀的文件进行过滤。此修改仅1个字符,但十分必要。  

OpenHarmony

  ② 关联Issue,为提交的PR所解决的问题溯源。 如图所示,在提交PR的描述中,关联Issue,代码仓管理员可以点击Issue查看问题,这样更清楚这个PR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也方便了管理员对此进行评判与合入。  

OpenHarmony

OpenHarmony

  如下图所示,此修改是因为编译时出现告警,但实际情况并不需要出现告警,所以删除了编译告警中多余字符。此PR的具体问题描述,和最终的修改细节都与Issue紧密关联并成功解决了问题,这样的PR更容易被合入。  

OpenHarmony

  ③ 紧急修改会优先合入:已知的一些问题如果会影响很多人,需要紧急修改,会优先合入。 更新HB最新版本后,系统显示告警提示,提示中说明scons、gcc-arm等包在代码仓中并不适用。社区小伙伴提交问题后,当天就修改代码提交PR进行修复。为了让问题快速得到解决,不影响更多开发者对代码的使用,此类紧急需求会优先被关注并合并。  

OpenHarmony

OpenHarmony

  ④ 格式符合提交规范的PR更容易被合入。 如图所示,提交Git Commit message的标题(head)可以明确PR的类型,比如:特性提升、文档修改、格式化样式、重构等等;另外,标题一般是动宾结构,不超过50个字符(25个汉字)。 如果修改的内容较大,还需要增加一个消息体(body),讲述修改的必要性(necessary),解决了什么问题(address the problem),是否有副作用(side effects)。 Git Commit message的底部(footer)需要补充修复关联的Issue是什么。如果在修改外接口时,有产生一些非兼容(BREAKING CHANGE)的影响,也要添加在底部。  

OpenHarmony

  上图右方是提交PR的模板示例,对应补充详细描述,有利于提升PR被合入的概率。 在提交PR时,详细描述出原因、目的、解决的问题等,更加全面地阐述此PR做了什么,具体给原来的代码带来了什么改变或升级,并关联对应的Issue,有利于提升PR被合入的概率。 如下图所示,此PR关联Issue明确问题出处,并在内容部分详细阐述原因和描述,虽然只有简单一句话,但清晰明了地说明了一切,有利于提升PR被合入的概率。  

OpenHarmony

  除此之外,PR标题也非常重要。如果小伙伴们正在参与战码先锋活动,在提交的PR标题中需要带上活动标签【OpenHarmony开源贡献者计划2022】,以及具体描述。具体描述旨在用简短的一句话总结贡献这个PR的目的,解决了什么问题,也方便阅读者和管理员的评审。 以下列举几个优秀的PR标题案例: 【OpenHarmony开源贡献者计划2022】fix: 'OFFSET_OF_FIELD' redefined https://gitee.com/openharmony/commonlibrary_utils_lite/pulls/101  

OpenHarmony

部分修改截图   【OpenHarmony开源贡献者计划2022】Simplify realpath code to prevent potential memleak https://gitee.com/openharmony/ai_engine/pulls/186  

OpenHarmony

部分修改截图   回顾文中提到的4个点小技巧:①本领域工程师普遍会认为是问题,大家对于这次修改的争议不大;②关联Issue,为所解决的问题溯源;③紧急修改会优先合入;④格式符合提交规范。针对这4点要求,大家可以对提交的PR进行优化,从而提升PR被合入的概率。 

  
      审核编辑:彭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