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涵洞用超声波流速仪测量流量方案

描述

一、流速仪传感器安装结构图
1.现场情况

超声波

调污箱涵标准横剖面图1:100

超声波


2.安装条件和位置
①传感器顶部以上水位超过上20厘米,就可以测量。因为现场调污箱涵横截面是宽度5700毫米,高度2500毫米,安装的时候,传感器上下居中安装。
②传感器标配的是测量10米水深。
③适用于固体含量不大于20kg/m³的水质,同时水的流速≤3.0米/秒。
④传感器要选择水流平稳的地方安装,水流不平稳的地方,多数情况下是紊流,紊流条件下测量到的流速是跳动的,不稳定,误差会很大。


3.安装支架及布线
特别提示:水流速度每增加一倍,对周围物体的破坏力会增加64倍!


3.1 调污箱涵横截面尺寸

超声波

3.2 安装支架侧视图

超声波


3.3 安装支架正视图

超声波

3.4 固定流速安装底座的钢板尺寸图

超声波

3.5 流速仪传感器和安装底座尺寸图

超声波

3.6 流速仪传感器安装底座

超声波

3.8 流速仪传感器+安装底座图

超声波

二、安装注意事项
安装注意事项
●传感器跟安装底座固定前,要在传感器上套上2毫米厚度的橡胶套,可以用汽车内胎来代替橡胶套,让传感器跟金属支架之间用橡胶隔开。

在传感器外包上2毫米以上厚度的橡胶皮

用卡箍把包好橡胶皮的传感器固定在安装底座上

把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

●传感器的出线必须要用PVC、PE、PR管来保护,避免水流长期冲击造成电缆开裂、脱出,或者被异物碰撞后划伤或者割破。在保护管的保护下,线缆沿着渠道底部或者渠道内壁由传感器下游方向引出水面。
●传感器背后出线处,因为在水中,会被水流长期冲击,需要做保护管,然后固定起来。由保护管来承受水流的冲击力。如果由线缆来直接被水流冲击,可能会造成断线等情况。
●传感器所自带的一段通信电缆线内有通气导管,因此注意不得将其弯折。当通信电缆线引出水面后,可接普通的电缆线,此时应使通气导管开口方向朝下,防止水及异物进入通气管,或者堵塞通气管。
   连接传感器上的485或者12VDC电源的电缆,485和12VDC的线缆必须分开用两根2芯屏蔽电缆连接。
●不要人为拉扯、甩动电缆,也不要撞击传感器壳体。不要把连接电缆作为承重线,用连接电缆来悬挂重物。电缆必须是固定在渠道的水泥壁上,不能晃动。
●供电只能用电池供电,或者太阳能供电。如果使用220VAC等市电供电,要用线性电源来转化为12VDC直流电,不能使用开关电源。
●对于流速>1.0米/秒的现场,安装支架强度要加强到现有支架强度的3倍以上,保证激流不会冲走或者冲坏支架。并且要在水平方向上做斜撑,以支撑传感器不会被水流冲击造成移动、抖动、飘移。
●在需要延长电缆的情况下,导气电缆只要保证他不会进水,不会折弯,不会被堵塞就可以,要考虑到天气湿度大情况,气温低凝露的情况。12VDC供电电缆可以延长到200米,要使用0.75平方毫米的两芯电缆。485输出的电缆可以延长到200米,要使用0.75平方毫米的两芯屏蔽电缆。

2.安装步骤
①先安装好固定支架,确保在zui大流速2倍的条件下还可以稳定可靠固定。
②传感器跟安装底座固定。
③传感器电缆穿管布线,所有保护管都要固定好,在水中的保护管每0.5米zui少要有1个卡子固定。传感器背后出线口要做特别保护和固定,保证水流的冲击力被保护管接收到,传感器出线不会受力。
否则时间长了,传感器出线肯定会断裂!!!
④通过笔记本电脑发送指令查看测量数据
⑤如果跟实际流速接近,就可以把485的线跟现场的RTU或者其他接收设备连接。
⑥清洁传感器上游存在的垃圾。


3.调试步骤及实验要求
在传感器已经正确安装,并且水超过传感器20厘米以上的前提下,进行以下操作。
随身要带一个便携式的流速仪,作为测量的标准。
①先接传感器的485接线跟笔记本电脑的USB转485线连接,确定接线正确后,再接12VDC供电的两根线,正负极不能接错,也不能短路。
②接上电脑,用串口助手软件发送指令:010300120000E5CF,就可以看到回复的数据:
一共4个数据,从左往右分别是:温度,水位,流速采样值,流速。
温度:测量出来的水温(传感器在水中要至少30分钟以上,测量出来的温度才会跟水温接近);
水位:测量出来的水位高低,以传感器底部的压力传感器膜片为0点。
流速采样值:对用户没有意义,是传感器内部测量计算用。
流速:测量出来的流速。数据上没有“-”号就是正流速,如果有“-”号,就是负流速。

至少要等待10分钟的测试数据,如果跟实际流速接近,就可以把485的线跟现场的RTU或者其他接收设备连接。

更多咨询请关注-宇征监测

审核编辑 黄昊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