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用C++ 开发的可用于管理插件的开源架构 Pluma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1. 概述

Pluma 是一个用 C++ 开发的可用于管理插件的开源架构。该架构是个轻量级架构,非常易于理解。

Pluma 架构有以下基本概念:

1)插件的外在行为体现为一个纯虚类,可以叫作插件接口;

2)继承于同一个插件接口的若干派生类,被认为属于同一种插件,可以叫作插件类;

3)每一个插件接口或插件类都有个一一对应的 Provider 类,其中,插件接口对应的 Provider 类里会定义一个特殊字符串常量:PLUMA_PROVIDER_TYPE,表示这一类 “插件 Provider” 共同的类型名称,而这个类型名称其实就是插件接口的类名字符串。

4)多个插件类可以被放入一个插件动态库中,而这个动态库文件名(不包括后缀部分)可以叫作 “插件名”。

5)插件机制使用者可以在自己的架构中包含一个 Pluma 管理类,该类支持从所指定的位置加载一个或多个插件动态库,并将每个插件类对应的 Provider,记录进内部的表中。

6)插件机制使用者可以在合适时机,利用 Pluma 获取内含的插件 Provider,并调用某个插件 Provider 的 create () 函数,创建出对应的插件对象。

7)使用完插件对象后,不要忘了 delete 它。     

现在我们画一张示意图:


管理器
 

2. Pluma 管理类

我们刚刚也说了,插件机制使用者可以包含一个 Pluma 管理类。

该类继承于 PluginManager 类。

【pluma-1.1/include/pluma/PluginManager.hpp】

 


管理器 从上面的 load () 函数和 loadFromFolder () 函数可以看出,插件管理器既允许用户单独加载某个插件动态库,也允许批量性加载某个目录下所有的插件动态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getProviders () 函数是 protected 的成员,也就是说,这套架构是不希望用户直接使用这个 PluginManager 类的,即便用了,你也拿不到 Provider。正确的做法是,使用 PluginManager 的子类:Pluma 管理类。    另外,上面的成员变量 libraries,就是记录所有已加载的插件动态库的映射表。而成员变量 host 则负责记录每个插件类对应的 Provider 信息。之所以被称为 host(宿主),是针对插件而言的。也就是说插件本身实际上是没资格知道其真实宿主的全貌的,它只能访问和它相关的很小一部分数据而已,因此 Pluma 将这一小部分数据整理成一个 host 代理,供插件使用。     Pluma 管理类的代码截选如下: 【pluma-1.1/include/pluma/Pluma.hpp】

 

管理器

请大家注意上面代码中最后一行,这个 Pluma.hpp 还真是有点手黑,偷偷摸摸 #include 了个 Pluma.inl 文件,其实展开来就是 acceptProviderType () 和 getProviders () 这两个模板函数的实现。Pluma.inl 文件的内容如下: 【pluma-1.1/include/pluma/Pluma.inl】

管理器

看到了吧,重新定义了个 getProviders (),还搞成一个模板函数,在函数体内会反过来通过模板参数,进一步得到所涉及的插件 Provider 的 PLUMA_PROVIDER_TYPE 信息,这个技巧挺重要。也就是说,外界传来的是 vector,而函数内部可以推断出 ProviderType::PLUMA_PROVIDER_TYPE。将 PLUMA_PROVIDER_TYPE 传入父类的 PluginManager::getProviders () 函数,就可以拿到符合所指类型的所有 Provider。     我们画一张 Pluma 简图,后面再细说相关细节: 管理器 同一类插件类,会对应一个 ProviderInfo 节点,该节点内部的 providers 列表,记录着同属一类的若干 Provider。

2.1 Host 代理 【pluma-1.1/include/pluma/Host.hpp】

管理器管理器

正如前文所说,Host 代理是针对插件而言的。而 Host 只有一个 public 成员函数 add (),说明其主要对外行为就是让插件将对应的 provider 注册进 Host。

3. 插件类和其对应的 Provider 类

在说了一大堆插件管理类代码后,现在终于要开始说插件部分了。前文已经说过,插件的外在行为体现为一个纯虚类,可以叫作插件接口。我们现在就以 Pluma 源码中给出的例子为准,来说明一些细节。

3.1 Warrior 接口和 WarriorProvider 类

Pluma 中的插件接口例子是 Warrior,其源码截选如下: 【pluma-1.1/example/src/interface/Warrior.hpp】

 


管理器 这个接口里只象征性的写了一个成员函数 getDescription (),大家明白意思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类定义之后的那句 PLUMA_PROVIDER_HEADER,这个宏负责定义和插件接口对应的 Provider 类。相关的宏定义如下: 【pluma-1.1/include/pluma/Pluma.hpp】

 

管理器

基于这些宏定义,我们可以将 PLUMA_PROVIDER_HEADER (Warrior) 展开为:

管理器

代码很清晰,为 Warrior 接口声明一个配套的 WarriorProvider 类。这个类里包含着重要的 PLUMA_PROVIDER_TYPE 常量,以及最关键的 create () 函数。      Warrior 的实现文件更加简单: 【pluma-1.1/example/src/interface/Warrior.cpp】

管理器

也在使用宏,展开宏后可见:

管理器

因为 Warrior 本身是个纯虚类,所以 WarriorProvider 里也不用实现 create () 函数。

3.2 Warrior 派生类和派生 Provider

在 pluma 源码的例子中,提供了三个 Warrior 派生类,SimpleWarrior、Eagle 和 Jaguar。默认的是 SimpleWarrior,它被集成进 example/src/host 目录。也就是说,即便我们一个额外的插件库都不提供,示例至少还可以使用 SimpleWarrior。而 Eagle 和 Jaguar 则位于 example/src/plugin 目录,可以打包进一个插件动态库。 【pluma-1.1/example/src/host/SimpleWarrior.hpp】

管理器

前文我们已经看到,对于插件接口(Warrior)来说,用到的宏是 PLUMA_PROVIDER_HEADER(Warrior),现在针对实际插件类(SimpleWarrior),会用到另一个宏 PLUMA_INHERIT_PROVIDER(SimpleWarrior, Warrior)。这个宏的定义如下: 【pluma-1.1/include/pluma/Pluma.hpp】

管理器

展开后可见:

管理器

很简单,就是在完成 Provider 的核心使命,提供一个创建插件类对象的 create () 函数。与 SimpleWarriorProvider 类似,另外两个 Warrior 派生类 Eagle 和 Jaguar 大体也是这么写的。示意图如下: 管理器 在研究 Pluma 所给示例时,我已事先将 Pluma 封装成静态库了,现在要把 Eagle 和 Jaguar 编译并封装成一个动态库,就需要链接 Pluma 静态库,除此之外,还需要编译其他一些辅助文件,列举如下: 1)Connector.cpp 2)dllmain.cpp 3)Eagle.hpp 4)Jaguar.hpp 5)Warrior.cpp 其中 Connector.cpp 文件,是插件动态库向外界 Host 注册自己所有 Provider 的地方。它必须实现一个 connect () 函数,代码截选如下:

管理器

我们先不要着急分析上面的 connect () 动作,可以先跟着我看看插件的加载流程,后文我们就会知道,connect () 只是加载流程的一环而已。

4. 插件加载流程

我们看一下 Pluma 架构所给例子的 main () 函数,就可以了解插件的加载流程了:

管理器

其中和加载插件相关的句子主要就是 pluma.acceptProviderType 和 pluma.load 两句了。前者主要负责在 Host 的 knownTypes 映射表中添加一个 ProviderInfo 节点,后者负责加载插件动态库,并将动态库里匹配的 Provider 指针记入 ProviderInfo 节点。

4.1 pluma.acceptProviderType<>()

 我们先说 pluma.acceptProviderType 一句。在前文介绍 Pluma.inl 文件的内容时,我们已经看到一个叫作 acceptProviderType 的模板函数了,当时没有细说,现在我把它的代码再贴一下: 【pluma-1.1/include/pluma/Pluma.inl】

管理器

里面调用的是 PluginManager 基类的 registerType () 函数。 我们前文主要关心的是 PLUMA_PROVIDER_TYPE,现在再说一下后两个参数。PLUMA_INTERFACE_VERSION 表示管理器当前应该使用的插件接口的版本,因为我们不能确定更高版本的插件接口会不会增加或删除成员函数,所以这个值其实是个限定值,如果后续用户尝试加载更高版本的插件,那么是无法通过校验的。 第三个参数 PLUMA_INTERFACE_LOWEST_VERSION 则是限定最低值,如果尝试加载比这个值更低版本的插件,肯定也是不会通过的。      在刚刚看到的 main () 函数里,是这样写的:

 

pluma.acceptProviderType();

也就是说,Pluma 插件管理器对 Warrior 接口对应的 WarriorProvider 类感兴趣。而当初定义 Warrior 时,在 Warrior.cpp 文件里的确指明了 WarriorProvider 能限定的当前版本号和最低版本号:

 

 

PLUMA_PROVIDER_SOURCE(Warrior, 1, 1);

这些类型信息、版本号限定信息都会被注册在 Host 的 knownTypes 映射表中,每种接口类型对应一个 ProviderInfo 节点。注册动作的代码如下:

【pluma-1.1/src/pluma/PluginManager.cpp】

 

管理器

【pluma-1.1/src/pluma/Host.cpp】

管理器

当然,新加的 ProviderInfo 节点的 providers 列表是个空列表,待后续再添加 Provider * 内容。

4.2 pluma.load()

 接着,我们继续看 main () 函数里调用的 pluma.load (),其实调用的是其父类 PluginManager 的 load ()。相关代码截选如下:

【pluma-1.1/src/pluma/PluginManager.cpp】

管理器

可以看到,一开始就在着手加载动态库,并调用动态库里的 connect () 函数。前文我们实际上已经列举过示例代码里的 connect () 函数了,现在再贴一次:

管理器

前文在阐述到 connect () 时,暂时没有细说 add () 动作,现在我们来看看它的代码:

【pluma-1.1/src/pluma/Host.cpp】

管理器

上面代码中那个 plumaGetType () 函数其实是 Provider 的私有成员,一般人访问不了,但 Host 是它的友元类,所以可以访问。代码中会先校验待添加的 Provider 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以 plumaGetType () 返回值为 key 值,并向临时映射表 addRequests 中添加该 Provider 指针。所谓合格是指,这个 Provider 的类型是 Host 感兴趣的,并且其版本号也是合适的。     

值得注意的是,待添加的 Provider*,只是临时先放进一个 addRequests 映射表中。addRequests 映射表的定义如下:

【pluma-1.1/include/pluma/Host.hpp】

管理器

那么这个临时性的 addRequests 映射表的内容会怎样处理呢?说起来也简单,会被 “搬移” 进 Host 的 knownTypes 映射表中某个 ProviderInfo 的内部列表去。main () 在调用完 connect () 函数后,调用的 confirmAddictions () 就是做这个事情的:

【pluma-1.1/src/pluma/Host.cpp】

管理器
 

我们画一张调用关系图看看:


管理器   

 我们可以通过这张调用关系图回顾一下,主要流程就是在加载插件动态库,并执行动态库里的 connect () 函数。该函数会将动态库里可用的所有 Provider * 记入 Host 的 knownTypes 映射表中。

同时,动态库对应的 DLibrary 对象,也会插入 Pluma 管理类内部的 libraries 映射表中。     

为了巩固知识,我们把前文的两张图再整合一下。


管理器

5. 使用插件 Provider

5.1 pluma.getProviders()

在 Providers 都添加进 Pluma 管理类后,我们就可以在需要时获取 provider 了,为此 Pluma 类提供了 getProviders () 函数:

【pluma-1.1/src/pluma/PluginManager.cpp】

管理器

【pluma-1.1/src/pluma/Host.cpp】

管理器

代码很简单,就是帮使用者把感兴趣的某类插件 Provider 全部找出来。如果当初我们已经通过 acceptProviderType () 注册了对应的类型(PLUMA_PROVIDER_TYPE),那么至少可以拿到一个 list,否则就只能拿到 NULL 了。如果我们可以拿到若干 Provider,就可以调用其 create () 函数创建对应的插件对象了。   

 当工作做完后,用户应该及时 delete 掉之前创建出的插件对象。在程序退出之前,用户应该调用 pluma.unloadAll () 删除所有插件 Provider 及 DLibrary 对象。DLibrary 对象析构时,会自动关闭已经打开的动态链接库。

【pluma-1.1/src/pluma/PluginManager.cpp】

管理器

6. 结束

至此,Pluma 架构的主体代码就分析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