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是书记亲自部署的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九项”重点工程之一,自2020年6月灾害风险普查元年开启至今,经过近两年多的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普查工作形成了完善的普查技术体系、软件平台系统和工作机制。目前,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原则,普查成果的转化应用也正在筹划与探索中,国务院普查办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普查成果应用的指导意见(国灾险普办发〔2021〕18号文),以及普查成果应用总体工作方案(国灾险普办发〔2022〕9号文),提出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各地各部门实际需求,推出具有地域特点和行业特色的应用成果。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宏图”)积极参与地方开展普查成果的应用实践探索工作,包含北京、浙江、山东、安徽、广东、江苏等地,聚焦现实所需、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坚持急用先行原则,在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以及其他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探索实施一批代表性强的应用项目。
该应用场景依托杭州市西湖区承接的全省普查成果应用试点任务,在“常普常新”、融合共享、活化应用上深入探索,不断提升全区风险防范能力。航天宏图负责参与建设其中的“常普常新”数据采集及管理、成果综合分析应用系统、承灾体评估系统:
1、实现做实一本账
基于普查成果资源体系,实现做实一本账,让普查数据可“查”、可“管”、可“存”、可“看”,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
2、实现数据融合共享
通过与上游业务系统对接,实现数据融合共享,进行多维度展示、一张图分析研判及承灾体分类辨识评估,以“三高一低”(价值高、脆弱度高、聚集度高、设防能力低)重要承灾体防灾风险评估模型为核心,接入灾情实时动态数据,实现重要承灾体动态辨识评估,并结合“五断”“五停”措施,为灾时重点关注对象提供预测预警等防护建议。
3、实现数据活化运用
从提升综合能力着手,实现数据活化运用,融合接入行业部门共享的气象信息、水文信息、工情信息等实时监测数据,以及重点隐患区域的监控视频信息,提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该项应用为应急管理部门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存在的短板提供辅助与研判支撑,推进防灾减灾工作向定量化、精细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强化风险管理。
同时,航天宏图也积极参与其他地区普查成果场景应用建设:
北京市灾害风险形势研判分析应用,针对重点区域、重大活动,开展灾害风险形势分析工作,对历史同期自然灾害事件强度、频次、空间分布等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进行风险形势推演;
北京市避难场所精细化评估管理,基于普查获得的应急避难场所底数信息,进一步以避难场所单体为研究单元,以避难场所内部设施功能、物资配备等为研究对象,开展局部的精细化调查评估;
山东省灾害监测与风险损失评估,为了切实发挥风险普查成果的作用,山东省普查数据集成整合与应用项目深度挖掘普查数据价值,以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为切入点,聚焦洪涝、台风、干旱三个主要灾种,结合历史自然灾害案例,综合分析气象、水文等致灾因子构建风险分析模型,实现对山东省范围内不同强度灾害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并利用普查成果数据,实现评估空间单元精细化。该应用通过全流程一体化的风险评估自动生成风险评估报告,为灾害风险防范和救灾救援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落实了应急管理关口前移的要求,有效提高了自然灾害防范与处置能力。
航天宏图将依托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与防灾减灾应用领域深厚的积淀,结合地方实际需求,深入挖掘普查数据价值,融合诸多特色成果,“边应用,边创新”,为自然灾害治理、防灾减灾应对提供信息支撑,切实推动普查成果深入应用。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