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期,随着苹果、谷歌等厂商的重大更新,同时,国内部分厂商也推出了Matter的相关DEMO,让Matter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近。
所谓Matter,即一套可用于智能家居的通用协议,自2015年概念推出以来,已经得到了苹果、亚马逊、谷歌、华为、三星、小米等一众厂商的支持。同时,Matter不仅作为一套协议标准,更是对产品的一种认证,只要该款智能家居产品支持Matter,便能够与市场中支持Matter的任意产品进行互联。
从苹果公司来看,其最新更新的iOS以及iPadOS 16.1开发者测试版中,添加了“Matter Accessories”的新选项,开打后会列出已添加到“连接服务”的Matter配件,预计这一选项也是未来对Matter相关产品的管理列表。
而在今年的WWDC上,苹果也首次宣布在iOS上支持Matter,如今从iOS的最新更新来看,这一推进速度符合预期。
无独有偶,谷歌同样在近期推出了Google Home Developer Console,可以帮助开发者构建Matter智能家居产品。谷歌表示,通过这一工具,可以简化构建支持Matter智能家居的过程,将更多时间花在设备创新上,而不是基础知识上。
就在这几天,南非开源软件企业Canonical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已经作为参与者成员加入CSA(连接标准联盟,Matter主要发起者),而Canonical也是第一家加入该联盟的主要独立Linux发行版公司。
加入Matter生态后,Canonical希望能够在Ubuntu Core上开箱即用地支持Matter,使其成为将Matter设备推向市场的最快、最可靠的方式,而Ubuntu Core也在Matter标准上进行了补充,为无线更新和安全维护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
不仅是国外厂商,近期国内的一些厂商也公布了其在Matter标准上的进展,比如Aqara发布了一个Matter 相关的Demo,通过这一应用,可以将设备同时接入到不同的平台,包括Apple Home、Google Home、Amazon Alexa等,让不同生态平台之间的通信变得畅通无阻,而这也是Matter生态的魅力所在。
虽然目前来看,Matter标准进展喜人,但想要彻底实现普及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不然Matter标准发布至今仍未正式推出。
第一个问题在于即便使用了Matter标准,消费者仍然需要使用大量的APP,这与大家想象中的并不相同。原因在于最初的Matter1.0版本协议中许多产品仍然无法融入到控制的范畴当中,比如可视门铃、吸尘器、摄像机等,这些设备可能需要等待Matter2.0版本或之后才能支持。
其他如智能插头的某些特殊功能,比如电力监控等,也不会在最初的版本中支持,而灯光控制等方式在最初的版本中也不被支持,后续才添加了进去,这也是为何即便有了Matter,消费者仍然需要下载额外的APP。
第二个问题是,目前的Matter版本还不支持一次性添加大量设备到多个控制中心内,就更别提一个控制中心完成所有控制了。比如智能灯泡,一次性在Matter中接入超过50个,就会出现问题,好在目前这一情况Matter工作组正在着手解决。
最后一个问题在于,Matter最先被创立出来时,是希望能够兼容所有智能家居生态,打通各智能家居的通信障碍,做到互联互通,开发者也可以不再需要为支持大型生态系统重复构建兼容程序。
不过从事实上来看,Matter认证的设备可以兼容HomeKit、Alexa、Google,但这些只是基础,比如Google最新推出的Google Home Device SDK与Google Home Mobile SDK,需要开发者同步跟进,但Google方面表示,这些功能都是附加的,因此一些公司可能不会选择他们,意味着各家的生态系统仍然需要继续建立兼容程序,这与当初的愿景明显不符。
当然,以上这些问题随着Matter的完善,或许都会一一得到解决,消费者真正希望的不过是能够通过一种便捷的方式控制所有的智能家居设备,而Matter不过是距他这一愿望最接近的技术。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