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技术
在学习化学时,为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可采用酸碱中和的原理,也可采用中性水进行稀释的原理。这一思想在电学领域也经常使用,例如,工业电路中,大量使用电机,使电源负载呈感性,为提高电源或电网功率因数,常在变电房设置静态补偿电容,由电容提供感性负载所需的无功功率;在使用运放处理电信号时,经常出现异常的工作状态,为提高电路稳定性,也可采用补偿原理。本文列举一些常用处理方法。
图一 基本积分电路
对图一(a)电路施加阶跃矩形脉冲,如时间常数RC远大于输入脉宽,电容将缓慢充电,电容上电压以指数曲线上升,输出Uo与Ui近似成积分关系。实质上它是一个低通滤波器,也是一个交流分压器,对高频成份来说,容抗Xc很少,高频成份衰减至极小。无源积分电路受负载影响大,且阶跃响应曲线呈非线性,很难预算相关参数。为获得线性充放电曲线,可利用运放的虚断特性,将电容作为运放反馈元件,构成图一(b)所示的有源积分器。但实际运放都存在失调电压、失调电流及输入偏置电流,即使输入Ui=0,这些等效信号也会被积分放大,使有源积分器的输出电压,不断地向一个方向变化,产生积分漂移现象,甚至发生积分饱和。这一现象的本质是电容C对直流信号呈现几乎无穷大的容抗,放大倍数Xc/R1也无穷大,运放处于开环放大状态。为抑制积分漂移,常在电容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如图二所示。
图二 实用积分电路
图二中的R3是积分电路的补偿电阻,相对储能元件C、L而言,电阻是个中性元件,对交、直流信号起同样作用,R3的直流负反馈作用,能有效抑制积分漂移和积分饱和。但对R3的选择是有严格要求的,首先,在信号频率作用下,R3的阻抗要远大于电容的容抗Xc,此时反馈支路阻抗Z=R3//Xc就近似等于Xc,可以忽略R3的存在;其次还要保证R3>>R1,以减小积分误差。
图三 基本微分电路
图三(a)是基本无源微分电路,时间常数RC远小于阶跃输入的矩形脉宽时,电阻两端输出正、负尖脉冲,分别对应矩形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是对矩形脉冲微分的结果。实质上它是一个高通滤波器,低频和直流成分被容抗所阻挡,而前后沿处的高频分量通过电容后,在电阻上合成尖脉冲。由于要求时间常数要小,电阻值比较小才能获得理想的微分关系,但电阻太小会影响输出幅度;同时无源微分电路受负载影响大,无法预估电路参数。一般使用图三(b) 所示的有源微分电路,以克服无源微分电路的缺点。微分电路实质是高通电路,从图三(b) 可以看岀,对于突变的输入Ui,突变处的高频分量, 电容相当于短路,容抗Xc=0,此时运放的交流增益R1/Xc为无穷大,有可能使运放饱和,并有可能使反馈电阻上的电压超出运放最大输出电压,有必要在R1两端并联补偿电容,以减小高频反馈阻抗,防止出现过大的交流增益,并抑制高频干扰信号,图四即为带补偿电容的微分电路。
图四 带补偿电容的微分电路
图四中的C1即为防止交流增益过大的补偿电容,此时反馈支路的阻抗Zf=Xc1//R1,对C1的要求是,在通过电容C的信号频率作用下,只要使C1容抗Xc1远大于R1,就可以忽略C1的影响,进行微分计算时,只用R1计算也可以保证足够的精度。为限制通过电容C的高频电流,进一步降低对高频分量和高频干扰的敏感性,在信号源内阻比较小时,可在电容前面串联一个电阻,以限制流过电容C的高频电流。同时,为防止可能出现的过高电压,可在反馈支路中再并联稳压二极管,以限制输出幅度,如图五所示。
图五 实用微分电路
图五中的R0即为电容C的高频限流电阻,在信号源内阻比较大时可不加,设计PCB时,可以预留R0位置,不需要时,用0阻值电阻短接;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为虚地点,增加DZ1、DZ2可在正负两个方向限制瞬时过大的幅值。
运放实际使用时,在低频段常出现输出过冲,在高频段常出现振荡,以下作简要分析与处理。运放负反馈电路的本质是,通过反馈网络,使运放的正、反相输入端电位接近相等,输入差分信号Ud接近为零,运放线性放大Ud=Up-Un,即Uo=Aol*Ud,避免了运放进入饱和输出状态。其中的Aol为运放的开环放大倍数,它才是运放的本质属性参数,不会因外接反馈电路而改变 ,因此当负反馈回路存在延时环节时,会造成反相输入端电压Un的延迟和Ud变化的减慢,导致输出Uo出现过冲,过冲的电压使负反馈超调,运放又反向调节,同样由于延时环节的作用,出现了反向的过冲,从而形成了衰减振荡,也就是常说的振铃现象。
图六 运放电容性负载的补偿
图六(a) 所示反相比例电路,后接等效电容为CL的容性负载。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或者说电容会阻碍输出电压的变化,在运放输出电阻和CL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反相端输入电压Un的延迟变化,从而引起振铃。虽然电容上电压不能突变,但电流可以突变,电阻上的电压与电流同相,可以在负载电容前面加补偿电阻Rc,反馈电压从电阻前引出,就可补偿反馈电压的延迟变化,从而抑制振铃的产生。图六(b)中的Rc即为抑制振铃的补偿电阻。
如运放反相输入端因PCB布线、敷铜而引入了分布电容,也会引起振铃,其消除方法参考图七的说明。
图七 运放输入端电容的补偿
图七(a)中的Cn为反相端意外引入的等效电容,对输出信号Uo而言,Rf、Cn构成低通滤波器,造成了Un延迟变化,补偿办法是在Rf两端并联补偿电容Cf,如图七(b)所示。对Uo来说,Cf、R1又构成了高通滤波器,Cf是加速电容,补偿了Un的滞后效应。Cf的取值原则是Cf*Rf=R1*Cn,即Cf=R1/Rf*Cn;实际上,当测试发现振铃或振荡时,我们并不知道产生的具体原因,因此在设计PCB样板时,一般要预留补偿电容Cf的位置,开始先不焊接,如发生振动,经初步分析原因后,从小到大尝试添加皮法级电容,直至振铃、振荡消失。
正因为运放对反相输入端的电容很敏感,在构建有源滤波器时,一般都基于同相比例电路进行拓展。图8是常用的有源滤波器示例,供对照参考。
图八 有源低通滤波器
对于宽频带高速运放,高频信号增益仍然比较大,当运放内部等效RC延迟电路,使输出发生-180度相移时,负反馈会变成正反馈,加在反相端的反馈信号越强、反馈系数越大,则越容易发生高频振荡。如适当增大闭环增益,减小反馈系数,就能有效抑制高频振荡;换句话说,增大反馈电阻Rf是可以抑制振荡发生的,而Rf=0时,即运放接成跟随器形式是比较容易发生高频振荡的。因此,当跟随器应用于高频电路时,最好采用单位增益稳定型运放,如OPA602、OPA842等。
当线路已经发生高频振荡时,可采用图七(b)描述之方法,试着在Rf两端并联皮法级小电容,以消除振荡;对于通用型低速运放,一般不会发生高频振荡,因为信号中的高频成分会被衰减到几乎为零,只需关注反相端和输出端的等效电容,以防引起振铃,消除了振铃就可提高运放的输出精度。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