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ure Percept DK的硬件介绍与设置使用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Azure Percept  DK是一种 edge AI 开发工具组,专为使用Azure Percept Studio开发视觉和音频 AI 解决方案而设计。执行边缘运算时,则是利用内建的硬件加速功能,不需要透过云端,已达到实时辨识的效果。而建立Azure Percept Studio开发视觉和音频时,则有不需透过程序代码的方案。本文将介绍Azure Percept  DK的网络设置,到联机至AzurePercept Studio平台。

 

读者需在Azure网站建立IoT中枢及IoT device,请参考之前文章依照步骤建立,本文介绍Azure Percept  DK的硬件介绍与设置使用。

Azure Percept DK的硬件介绍

先来介绍Azure Percept DK音讯设备的部分,其设备在音频设备由四颗数组式麦克风、三颗LED指示灯、外接式3.5吋音讯输出孔及Micro USB孔组成。如下图所示。

AI

在视讯设备方面,有磁吸的视讯镜头,可以用手调整至镜头的理想位置。硬件则是搭载Intel Movidius Myriad X 神经运算加速芯片,而芯片的外层是散热鳍片。如下图所示。

AI

AI

另外音频及视讯设备,都有蓝色的锁定环,可以调松紧度,将角度调制适当位置。如下图所示。

AI

最后要介绍的是主机,所搭载的是NXP iMX8m 处理器,和可信平台模块(Trusted Platform Module,TPM) 2.0版,放置在铝制的散热底盘中。支持Wi-Fi和蓝牙,设备的后端有两处供Wi-Fi天线连接。如下图所示。

AI

而侧边有两个USB3.0、Type-C USB孔及以太网络孔,还有电源开关和HDMI孔,另一处则是电源供应接头。如下图所示。

AI

Azure Percept  DK接线与开机

接下来要说明的是主机如何接上Wi-Fi天线,且视讯和音频设备中与主机接线,然后主机供电后开机。

首先是在主机后侧接上天线两根Wi-Fi天线。如下图所示。

AI

再来是音频设备与主机联机,音频设备的Micro USB孔要对接到主机的USB3.0。如下图所示。

AI

AI

视讯设备与主机联机,视讯设备前有Type C USB孔要对接到主机的Type C USB孔。

AI

AI

上述都确认音频和视讯设备都与主机连接后,最后一步是主机供电开机,主机的另一侧边有电源插座,接上去即可供电开机。

AI

Azure Percept  DK开机画面,侧边的电源灯会亮起。

AI

音讯设备的LED指示灯也会亮起黄灯,代表音讯设备初始化。

AI

等到音讯设备的三颗LED指示灯亮起蓝灯,代表初始化完成。

AI

Azure Percept  DK Wi-Fi联机设定及联机至Azure PerceptStudio平台

以下细分步骤,来说明:

1.联机Azure Percept DK 的WiFi。

AI

2.网页会自动开启,点[下一个]。

AI

3.Azure Percept DK网络联机至外部网络。

AI

4.选择外部网络Wi-Fi。

AI

5.联机Wi-Fi网络成功,点[下一个]。

AI

6.同意许可协议打勾后,点[下一个]。

AI

7.设定SSH远程联机账号密码。

AI

8.Azure Percept DK连接至Azure 平台,第一次连接,需选[与新设备连接]。

AI

9.复制设备代码,之后按[登录到Azure],此时会另开分页。

AI

10.输入设备代码验证码后按[下一步]

AI

11.输入Azure平台的账号、密码

AI

AI

12.关闭窗口登入Azure平台窗口,回到AzurePercept DK主页。

AI

13. 将Azure  Percept DK设备分配给您的Azure账户

AI

14.为您的物联网设备命名,名称自定义

AI

15.设置中,需等几分钟。

AI

16.设置完成后,Azure Percept本身的Wi-Fi会断开,而连接到外部Wi-Fi环境内,此时计算机要改连外网网络,再选择[连接到Azure门户]

AI

17.选取Azure账户

AI

18.进入Azure PerceptStudio 平台

AI

补充: 若之前已建立装置,要如何登入原先装置

•到IOT中枢,选择IOT中枢名称

•再点选[IOT Edge]

•点选装置标识符 名称

AI

•复制 [主要连接字符串]。

AI

•回到Azure Percept DK接线与开机的第8步,选用[现有的连接字符串连接]。

AI

•贴在字段中。

AI

•设备设置完成。

AI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