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巍胜教授和曹凯华助理教授课题组与致真存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合作在自旋轨道矩MRAM器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利用200 mm晶圆工艺平台集成制备的高性能自旋轨道矩MRAM器件”(Integr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spin-orbit torque MRAM devices by 200-mm-wafer manufacturing platform)为题,将作为封面文章在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半导体学报》) 2022年第10期发表。
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高读写速度、高续航能力、长存储时间和低功耗等特点。近年来TSMC、SAMSUNG、GlobalFoundries等大型半导体厂商也在MRAM领域积极布局。一方面传统的嵌入式闪存(e-flash)是基于先擦除后写入的方式,每个擦写单元的擦除次数有限,会因为擦除次数过多而被磨损,进而影响整个e-flash的生命周期,同时e-flash在28 nm CMOS技术节点以下成本过高。相比之下MRAM具有可实现近乎无限次写入的优势,成本较低,因此,MRAM成为替代e-flash的重要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MRAM也可替代SRAM以解决先进CMOS节点的潜在漏电问题。然而,目前比较成熟的Toggle-MRAM和自旋转移矩MRAM(STT-MRAM),由于写入速度限制和可靠性问题,很难取代L1或L2缓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在三端器件中读写路径分离的自旋轨道矩MRAM(SOT-MRAM),从本质上解决了高写入电流导致的读错误和隧道结老化问题。
目前SOT-MRAM在业界仍处于研发阶段,并且在晶圆级制造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1)SOT-MRAM器件结构采用顶钉扎的结构,重金属(SOT层)与后段工艺(BEOL)介质相邻,衬底的粗糙度严重影响上层重金属层和磁隧道结(MTJ)膜堆的磁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这就使得BEOL工艺与SOT-MTJ器件的集成具有较大挑战;(2)由于SOT-MRAM器件的底电极很薄(通常5 nm左右),如何控制MTJ刻蚀精准停止在底电极层(保证刻蚀工艺对底电极和MTJ的损伤最小)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同时刻蚀深度均匀性直接影响晶圆级器件性能均匀性的分布。
图1. SOT-MRAM器件结构及工艺流程图。
针对上述挑战,本工作通过调整BEOL工艺后衬底的粗糙度,成功实现了BEOL与SOT-MTJ器件的集成,并通过调整刻蚀工艺参数使得MTJ刻蚀精准停止在底电极层,保证了晶圆内器件的短路率低于5%,同时刻蚀对MTJ的损伤较小。最终成功制备了8英寸晶圆级可实现无场翻转的高性能SOT-MRAM器件,并对器件的磁学和电学性能(单器件和晶圆级)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器件各项指标与台积电2022年7月在VLSI会议上报道的8 Kb SOT-MRAM器件性能相当,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具体的,本工作首先测试了单器件的磁学和电学性能,在R-H和R-V测试中,器件TMR达到100%;晶圆级器件性能的均匀性RSOT sigma ~ 18%,TMR sigma ~ 7%,JSW sigma ~ 20%;器件短路率小于5%,Rap和Rp阻值间距~ 5 Rp sigma,满足存储器对器件的读写要求。在改变MTJ长轴大小时,发现器件翻转电流随长轴增大而逐渐增大,利用分流模型成功解释了器件翻转电流和MTJ尺寸的依赖关系。
同时测试了器件翻转电流与电流脉宽之间的依赖关系,得到器件的原始翻转电流JC0 ~±38 MA/cm2;在器件的耐久性测试中,写入1010次电流后,测试器件底电极电阻、P态电阻和AP态电阻变化小于1%,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利用磁场测得器件的热稳定因子Δ ~ 100,退火方法测试器件在工作温度85 ℃下的热稳定因子Δ ~ 55,以上结果均表明流片的器件满足十年期的存储要求。
图2. SOT-MRAM器件的电学和磁学性能测试;晶圆级RSOT、MR、JSW分布图和相应的CDF曲线;P态和AP态阻值的分布图。
SOT-MRAM器件在200 mm晶圆工艺平台的成功集成,为SOT-MRAM的产业化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致真存储研发团队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已经完成小容量SOT-MRAM的8英寸测试片流片工作,预期在年底会进行128Kb SOT-MRAM工程片流片。
文章PDF(点击标题即可下载):
Integr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spin-orbit torque MRAM devices by 200-mm-wafer manufacturing platform
审核编辑:刘清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