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电感怎么来的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Q值又叫品质因数,是衡量一个谐振回路或线圈的品质的重要参数。因为是个比值,所以是个不名数,只有数值,没有单位。

如何计算?对谐振回路而言,Q值等于这个谐振回路线圈的电感量(亨利,H),除以:电容器电容量(法拉,F)乘以回路电阻(欧姆,Ω)的乘积。也就是说,谐振回路的线圈电感量越大、电阻和电容越小,谐振回路的Q值越高。
对线圈而言,Q值等于这个线圈的电感量,除以这个线圈的电阻值。也就是说,线圈要想提高Q值,可以换粗线绕(低频)、或使用多股线绕(中频中波段)、或蜂房绕法(减小分布电容)、或用镀银线间绕(高频短波段)、或加磁芯(用长磁棒),都可以提高Q值。

提高Q值有何好处呢?因为线圈是谐振回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不用谈线圈,只谈谐振回路就可以了。Q值高了,谐振回路的选频能力就强,收信机的灵敏度就高(可收到原来听不到的远地电台),选择性就好(不串音),性能就提高了。

可谐振回路的Q值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Q值高,选频的峰虽然高了,但通带却变窄了,同时稳定性变差,调好的电台一松手就跑了。通带变窄对中波短波以听新闻语言为主的电台当然无所谓了,这些电台的频宽只有9千赫(原来是10千赫,1978年改为中波段国际标准9千赫,短波段仍然保持10千赫);但对听音乐为主的调频电台和电视台就不行了,调频电台的带宽250千赫,电视台信号带宽8000千赫,再使用原来的电路就不行了,增加带宽的办法有两个:较好的方法是,使用多个不同频率的调谐回路共同组成一个宽频带,这个方法在保证灵敏度和选择性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增加带宽,缺点是线路复杂,要使用多级放大,简单的方法是,向谐振回路上并联一个电阻,并联的这个电阻阻值越小,带宽增加的越多,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缺点是:放大量显著变小,灵敏度和选择性明显变劣。

关于谐振回路Q值的讨论:线圈的Q值较好理解,同样的电感量,电阻越小,震荡起来损耗就越小,Q值肯定要高啦。但是对于谐振回路,为什么又把电容量弄到分母上,电容量越大反而Q值越低呀?电容也储存电能呀,真是令人费解。

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谐振回路对某一频率的交流电谐振是有条件的,就是线圈的电感量与电容器的电容量的乘积必须为一个固定值,当线圈对这个交流电的感抗与电容器对这个交流电的容抗一样大时,因为二者方向相反,可以互抵,这个谐振回路就对这个频率的交流电谐振了。有两种方案可做比较:大电感配小电容,或小电感配大电容(因为要乘积为固定值)。第一种方案电路中电压高,电流小,因为电感量大,所以同样的电流能感应出高电压,但电容量小存电量小形不成大电流,属于高压小电流方案;第二种方案电路中电压低,电流大,因为电感量小所以同样的电流只能感应出不高的电压,但电容量大存电量多可以形成大电流,属于低压大电流方案。这样就很清楚了,震荡是电流在线圈与电容器之间来回跑,与高压输电原理相同,高压小电流方案损耗必然小,Q值肯定高啦。


 

从理论上分析,Q值等于谐振回路的电抗的绝对值与电阻的比值。电抗越大、电阻越小谐振回路的Q值越高。线圈的感抗是和电感量成正比的,而电容器的容抗却是和电容量成反比的,使用大电感量与小电容量组合成的谐振回路,可形成较大的电抗,是大感抗对大容抗互抵,从而形成高Q值。而使用小电感量与大电容量组合成的谐振回路,却无法形成较大的电抗,是小感抗对小容抗互抵,从而Q值很低。

Q值

Q值

Q值

Q值

Q值

引言

寄生电感这个字眼就经常出现,特别是引线电感。我们解释一些问题的时候都是直接套用的,默认它的存在。可实际上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理解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因为我印象中电感都是线圈,而直导线并不是。直到之前不久我才思索了一番,算是有一些了解,也写了下面一篇文章。

寄生电感怎么来的

最近一直在看电感和磁珠的内容,也有看LC滤波器,自然会有LC谐振的问题。LC串联谐振,单独拿出来说的话,可能会觉得太简单了,这有啥好说的。自然是因为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场景,尽管都是谐振,但是表现各不相同。

先来思考下这么几个问题:

电路中不必要的LC串联谐振要绝对杜绝吗?

MOS管G极经常串联一个小电阻,说是可以抑制振荡,啥原理呢?这个电阻阻值怎么取呢?

电源上面加上磁珠,结果纹波变大了,只能换0Ω电阻来解决吗?有没有其它的解决方法?

这几个问题,如果你明白了LC串联谐振的分析方法,那么自然都不在话下了。

LC串联谐振电路

尽管LC串联谐振电路非常简单,我们还是来看下,这样一步一步深入会更好的理解。

Q值

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串联,在某个特定的频率,就会发生谐振,这个频率就是谐振频率。串联谐振电路有如下特点:

谐振时整个电路阻抗呈电阻性,阻抗最小,电流达到最大;

谐振时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最大。

上面这些理论都是非常基础的,就不赘述。实际电路的场景要远比这个要复杂,搞清楚那些才是我们的目的。那么我们下面就来结合具体的场景。

LC滤波器

LC滤波器经常用,但有一个比较坑的问题就是,有时候使用LC滤波器之后,效果反而更差了,还不如不用。

原因我们当然可以说是在噪声在此处谐振啦,噪声被放大了之类的。曾经的我也会这么说原因,不过并不是真的明白,对于这种会起反效果的东西,我会惧怕,会担心它出问题。这种惧怕,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因为没有懂。现在下面来具体分析下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噪声是如何被放大的?也就是说输出比输入幅度要大?

先来看最简单的模型,也就是理想器件模型的情况。

Q值

我们列出输出与输入的比值,也就是增益,如果增益大于1,那么说明被放大了。很容易列出增益的公式,我们画下这个曲线。

Q值

上图的曲线,是1uH电感,1uF电容的增益。可以看到,在低频时,增益基本就是1,也就是不放大不衰减。而在谐振频率处,有一个非常高的尖峰,因为这里设定的器件为理想器件,所理论上尖峰为穷大,谐振频率旁边的增益也是非常高的,而在频率比较高的时候,随着频率的升高,增益下降,也就是衰减了输入信号。

如果我们能把谐振频率处的增益降到0.707左右,那就是完美的低通滤波器了。很显然,电感和电容都是非耗能器件,没有电阻器件的引入,在谐振频率处,增益总是等于无穷大的。我们从增益Av的公式就可以得出来,因为谐振频率时的分母为0。

幸运的是,我们的滤波电路总是要接负载的,我们把信号滤波之后总是要给负载用的,接入了负载,那增益又不一样了。

不同负载的LC滤波器

现实中的电路各种各样,负载的阻抗也就差别很大了,下面是加入负载的模型。

Q值

我们看看负载是1Ω,10Ω,100Ω的增益曲线,如下图:

Q值

我们可以看到,负载电阻越小,谐振处的增益越小,谐振引起的噪声变大越不会发生。当然了,实际电路中的负载各种各样,有低阻的,有高阻的。相对来说,低阻负载的更不容易发生加入滤波器效果更差的事情。因此,如果你发现同样的LC滤波器,加入不同的电路,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变差,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负载的不同。

所以说,负载阻抗越低,越不容易产生尖峰,也就是说不容易恶化。

噪声源内阻的影响

除了负载阻抗的影响,还有噪声源内阻的影响,实际的噪声信号肯定是有一定的内阻的。根据内阻的不同,我们构建下面的模型,加入内阻的参量。

Q值

分别画出Rs=0.1Ω,Rs=1Ω,Rs=10Ω的情况,为了排除负载电阻的影响,宁其为高阻态,统一RL=1MΩ。

Q值

可以看到,内阻越大,越不容易产生尖峰,也就是说不容易恶化,反之,内阻越小,越容易恶化。

L、C的值的影响

除了内阻和负载大小,电感和电容值的大小有没有影响呢?

电容变化:电容分别为1uF,10uF,100uF,内阻,负载,电感都为Rs=0.1,RL=1MΩ,L=1uH。

Q值

可以看到,电容增大,尖峰变小,也就是说,在遇到谐振引起噪声增大的情况,可以尝试增大电容是可以降低噪声。不过需要注意,尖峰变小,只是说最高点变小了,但是引起了谐振频率降低,新的谐振点可能还是要比原来的增益更高,也就是说如果噪声正好是这个频率段,那么改变之后效果变更差了。当然了,如果我们加更大的电容,即使是谐振点都没有放大作用,比如如果电容加到100uF,整个频段基本都没有放大作用了。

实际电路具体加到多大的电容,完全不会出现尖峰呢?这个跟信号源内阻Rs,负载阻抗RL,电感值L都有关系。实际上,如果内阻Rs从0.1提升到1,电容不用增大到100uF,即使是原来的1uf也不会有尖峰,曲线就不画了。

电感变化:电感分别为0.01uH,0.1uH,1uH,内阻,负载,电容都为Rs=0.1,RL=1MΩ,C=1uF

Q值

可以看到,减小电感,可以降低尖峰的高度。我们如果继续减小电感到0.01uH,尖峰也会消失。同样的,电感变化会造成谐振频率移动,具体是使噪声变大还是变小也是要依情况而定,与内阻,负载,电容都有关系。

总的来说,大部分电路增大电容,或者减小电感,都可以降低尖峰。如果LC滤波器用于电源滤波发生噪声变大,可以增大电容,或者减少电感。

这里之所以说大部分电路,是因为如果满足一定的Rs,RL的条件,可能结果是相反的,这个可以自己修改Matlab代码(后文分享出来)里面的参量,执行下就知道了。

MOS管G极串联电阻如何抑制谐振

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来看实际的问题:MOS管G极串联电阻如何抑制谐振?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即为什么会振荡?其实通过前面的铺垫,也就很明白了。

Q值

这个是典型的MOS管驱动电路,串联了10Ω电阻。

尽管从电路图上看去,上面既没有电感,也没有电容。但实际上是,我们PCB总要将线从驱动芯片拉到MOS管,我查了一下,线宽12mil,长度10mm的走线寄生电感是9.17nH。实际电路中10mm走线太正常了,所以寄生电感肯定是存在的。

电感有了,电容呢?功率MOS管都有输入电容存在,并且还不小,小的几百pF,大点的几nF。我们只是为了说明道理,那取电容1nF吧。

一般来说,左边驱动管子发出开关信号,它的内阻一般不会很低,尽管现在不知道它到底是多大,那就按照比较恶劣的情况来看,就让Rs=0.1Ω。

那么负载电阻是多大呢?负载是MOS管,那阻抗就很大了,就取RL=1MΩ。

看看现在的等效电路:

Q值

从前面内容知道,源内阻越小,负载阻抗越大,就越容易产生谐振尖峰。我们画出此时曲线。

Q值

可以看到,谐振频率52Mhz处增益达到了好几十倍。而MOS管驱动信号可以看作是一个阶跃信号,频率分量非常丰富,肯定有52Mhz附近的频率。

所以说确实会发生谐振。

现在分别串联1Ω,10Ω,100Ω电阻,这个电阻可以等效到内阻里面去,相当于等效电路变成了Rs=1.1Ω,Rs=10.1Ω,Rs=100.1Ω,其它参数不变。我们再看看曲线。

Q值

可以看到,串联1Ω电阻,还是放大,最大到3倍,说明电阻稍小。而10Ω电阻就能完全消除振荡了。100Ω电阻也能完全消除振荡,但是其截止频率更低,会造成驱动信号的高频分量丢失,最终上升沿变缓,也就是MOS管开启的时间变长。

相信到这里,对于这个串联电阻的作用,已经怎么取值应该就比较清楚了。G极走线越长,寄生电感越大,越容易引起问题,电阻就要选得更大些。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