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格力为特斯拉供应底盘装备,白电企业对“造车”达成共识?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日前,在一场直播活动中,格力电器董明珠被问及,是否在向特斯拉供应底盘,她给出了肯定答复。不过,根据格力的官方回应,格力是为特斯拉零部件制造提供装备。同时,该公司表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公司已向全球多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装备支撑。
 
一直以来,格力都极为关注新能源汽车赛道,曾经一度以珠海银隆为主体大举造车。不过,随着董明珠和珠海银隆创始人魏银仓之间爆发矛盾,这家车企现在已经没了声音。但是,很明显格力并不想错过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潮。
 

格力造车的新姿态

格力官方回应提到了珠海格力智能装备公司,该公司是格力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装备生产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珠海格力智能装备公司提供零部件数控机床等装备。
 
日前,珠海格力智能装备公司在官微中指出,该公司欧洲B项目技术保障团队出发前往海外客户工厂,客户方是全球知名龙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珠海格力智能装备公司为其提供针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的数控机床GA-GF2755和GA-MV1160,并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公司是格力汽车产业布局的一部分。目前,格力很明显已经不再执着于造出自己品牌的汽车,而是深入到了产业链上游,从零部件方面进行布局。
 
除了珠海格力智能装备公司,盾安环境也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2022年5月11日晚,盾安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格力电器正在筹划协议受让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9.71%股份,并可能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6月13日,盾安环境在回答投资者问题时表示,股权过户登记手续已完成,公司控股股东已变更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而在董明珠的规划中,盾安环境是格力电器零部件业务板块重要的一部分。
 
盾安环境是全球制冷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目前正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将其视为是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该公司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致力成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零部件企业,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正在跟随新能源客户的成长而快速发展。”目前,盾安环境已与比亚迪、蔚来、一汽、吉利等新能源车整机厂商建立了合作,成为这些厂商在电池热管理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同时,格力还拥有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钛新能源),该公司前身正是银隆新能源。格力钛新能源是一家集钛酸锂核心材料、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备、智能储能系统、纯电动整车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为一体的全球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集团。根据格力钛新能源的官网信息,目前该公司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全闭合式循环产业链布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材料研究院、电池研究院、商用/专用车研究院、电池应用及工艺研究院、储能系统研究院、氢钛动力研究院等6个研究院和7个省级以上科技平台。
 
此前,在第23届中国专利奖系列奖项中,格力钛新能源凭借钛酸锂电池制备新技术,斩获中国专利奖金奖,这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唯一获得金奖级别的锂电池专利技术,足见该公司的研发实力。据悉,这是一种应用钛酸锂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拥有使用寿命更长、耐宽温特性、快充能力优异等性能优势。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布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了格力一直以来在布局的芯片版图。一方面,作为格力造芯代表的零边界集成电路公司据悉目前已经达到年出货3400万颗以上的规模,今年将出货1.35亿颗,而零边界集成电路工业级32位MCU可用于汽车电子控制;另一方面,格力曾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这也是该公司芯片布局的一部分。
 
诚然,格里还有推出自有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执念在,尤其是客车和公交车方面。不过,很显然现在格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更合理的战略纵深,重心也从一心造车到了以零部件为主的产业链布局。
 

白电巨头趋同的跨界造车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白色家电行业销售规模达到3264亿元,同比增长3.38%。虽然取得了微弱的市场增长,不过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产业已经在2018年达到顶峰,目前处于下行周期内,有着明显的产业寒气。因此,白电企业跨界造车也就并非只有格力这个孤案了。
 
目前,美的也在布局汽车零部件环节。今年伊始,公开信息平台显示安庆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批发等。该公司由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而后者则是由美的及其下属公司全资持有。安庆威灵成立是美的自2018年开始布局汽车零部件的重要一步,也是美的威灵汽车部件公司一次意义重大的投资。
 
据介绍,威灵汽车有三大业务方向,分别是电驱动、热管理和底盘执行系统。威灵汽车总经理陈金涛曾表示,“目前美的没有要造车,还是全心全意把汽车零部件做好。我们一定会跟客户摸清楚这个边界,他要做的我是不会碰的,我做他不愿意做的或者我提供给他我有强项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威灵汽车已经开始给小鹏G9的800V架构供应高电压平台的压缩机,同时蔚来ES6和ES8上也采用了威灵汽车的热泵产品。
 
布局汽车零部件基本上已经是白电企业的共识。除了格力和美的,2021年3月1日,海信也曾发布公告称,拟斥资214.09亿日元认购日本三电控股株式会社,后者主要的业务方向是开发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动压缩机、热泵系统和汽车空调等产品。研究数据显示,日本三电目前在汽车空调领域的市占比为21%,仅次于日本电装,排名全球第二。
 
和美的一样,海尔智家也宣布不造车,称外界传言的海尔将推出自有品牌汽车为不实消息。虽然说了不造车,不过海尔明显不想放过这波趋势,因此选择“轻量化”方式入局汽车行业,包括赋能造车厂数字化升级以及投资智能网联汽车服务商。
 
实际上,除了上述提到的这几家,春兰、奥克斯、波导、格林柯尔等品牌都曾尝试过跨界造车,不过最终都折戟而归。虽然电气化降低了造车的门槛,不过想要通过自有品牌车型取得成功,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因此,目前白电企业都选择了退而求其次,布局汽车零部件和生态环节。
 

写在最后

格力和汽车的故事可谓是蜿蜒曲折,但格力以及董明珠身上有一种可贵的品质,那就是不轻言放弃。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格力也在寻找适合自己的“造车”路线。可能对于所有白电企业而言,“参与造车”比“造车”都更为适合,通过研发核心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腾飞的“幕后英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